养生

中药材:银柴胡

  ·《中国药典》:银柴胡

  【英文名】RADIX STELLARIAE

  【来源】本品为石竹科繁缕属植物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ma L.var.lanceolata Bge.的干燥根。春、夏间植株萌发或秋后茎叶枯萎时采挖;栽培品于种植后第三年9月中旬或第四年4月中旬采挖,除去残茎、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

  本品呈类圆柱形,偶有分枝,长15~40cm,直径0.5~2.5cm。表面淡棕黄色或浅棕色,有扭曲的纵皱纹及支根痕,多具孔穴状或盘状凹陷,习称“砂眼”,从砂眼处折断可见棕色裂隙中有细砂散出。根头部略膨大,有密集的呈疣状突起的芽苞、茎或根茎的残基,习称“珍珠盘”。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较疏松,有裂隙,皮部甚薄,木部有黄、白色相间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甘。

  栽培品有分枝,下部多扭曲,直径0.6~1.2cm。表面浅棕黄色或浅黄棕色,纵皱纹细腻明显,细支根痕多呈点状凹陷。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几无砂眼。折断面质地较紧密,几无裂隙,略显粉性,木部放射状纹理不甚明显。味微甜。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鉴别】

  (1)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至10余列。皮层较窄。韧皮部筛管群明显。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发达。射线宽至10余列细胞。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以射线细胞中为多见。

  (2)取本品粉末1g,加无水乙醇10ml,浸渍15分钟,滤过。取滤液2ml,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亮蓝微紫色的荧光。

  (3)取本品粉末0.1g,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照分光亮度法(附录ⅤA)测定,在270nm±2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归经】归肝、胃经。

  【性味】甘,微寒。

  【功能主治】清虚热,除疳热。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小儿疳热。

  【用法用量】3~9g。

  【备注】

  (1)退热而不苦泄,为清虚热的要药,常与青蒿、地骨皮等药同用。

  (2)《全国中草药汇编》中银柴胡原植物与《中国药典》不同。《全国中草药汇编》的记录如下。

  原植物英文名:Stellaria gypsophiloides Fenzl.

  原植物中文名:银柴胡

  附注:有些文献以同属植物狭叶歧繁缕Stellaria dichotoma L.var.lanceolata Bge.的根为银柴胡是鉴定上的错误。

  【摘录】《中国药典》

  ------

  ·《中药大辞典》:银柴胡

  【别名】银胡(《本草求真》),山菜根、山马踏菜根(《山东中药》),牛肚根、沙参儿、白根子、土参(《中药志》)。

  【出处】《纲目》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根。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生长于干燥的草原、悬岩的石缝或碎石中。分布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等地。主产宁夏、内蒙古、陕西等地。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主根圆柱形,直径1~3厘米,外皮淡黄色,顶端有许多疣状的残茎痕迹。茎直立,节明显,上部二叉状分歧,密被短毛或腺毛。叶对生;无柄;茎下部叶较大,披针形,长4~30毫米,宽1.5~4毫米,先端锐尖,基部圆形,全缘,上面绿色,疏被短毛或几无毛,下面淡绿色,被短毛。花单生,花梗长1~4厘米;花小,白色;萼片5,绿色,披针形,外具腺毛,边缘膜质;花瓣5,较萼片为短,先端2深裂,裂片长圆形;雄蕊10,着生在花瓣的基部,稍长于花瓣;雌蕊1,子房上位,近于球形,花柱3,细长。蒴果近球形,成熟时顶端6齿裂。花期6~7月。果期8~9月。

  【性状】干燥的根呈圆柱形,长15~40厘米,直径1~2.5厘米。根头顶瑞有多数细小疣状突起,为地上茎痕,密集而发白,习称“珍珠盘”。下端略细,少数有分歧。表面黄棕或带灰棕色,有扭曲的纵纹及支根痕,并可见多数圆形小孔,习称“沙眼”,近根头处尤多,自此处折断,断面有棕色花纹。质松脆,折断时有粉尘飞出,断面粗糙,有空隙,中有大形黄白色相间的放射状花纹。气微,味甘、微苦。以条长、外皮淡黄棕色、断面黄白色者为佳。

  【化学成分】丝石竹根含三萜皂甙,甙元是棉根皂甙元。

  【药理作用】同属植物太平洋丝石竹内提取的三萜皂甙,给家兔在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同时或以后每天内服,可降低血清胆甾醇浓度,使胆甾醇/脑磷脂系数降低,并使主动脉类脂质含量降低。对于动脉硬化家兔所表现的兴奋、脱毛以及肢体皮下类脂质增厚等症状均有改善。有人认为,皂甙可作用于血浆脂蛋白,阻止胆甾醇的酯化及其在血管壁的沉积,也有认为可以阻止胆甾醇从肠道吸收。

  【炮制】银柴胡:拣去杂质,去声,用水洗净,稍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鳖血银柴胡:取银柴胡片,置大盆内,淋入用温水少许稀释的鳖血,拌匀,闷润,置锅内用文火微炒,职出,放凉。(每锒柴胡100斤,用活鳖200个取血)

  【归经】

  入肝、胃经。

  ①《本经逢原》:“行足阳明、少阴。”

  ②《本草便读》:“入肝、胆。”

  【性味】

  甘苦,凉。

  ①《本经逢原》:“甘,微寒,无毒。”

  ②《医林纂要》:“苦,寒。”

  ③《陕西中草药》:“味甘微苦。性凉。”

  【注意】外感风寒及血虚无热者忌服。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治虚劳骨蒸,阴虚久疟,小儿疳热羸瘦。

  ①《本草经疏》:“治劳热骨蒸。”

  ②《本草备要》:“治劳疳良。”

  ③《本草从新》:“治虚劳肌热骨蒸,劳疟热从髓出,小儿五疳羸热。”

  ④《医林纂要》:“坚肾水,平相火。”

  ⑤《本草求原》:“清肺、胃、脾、肾热,兼能凉血。治五脏虚损,肌肤劳热,骨蒸烦痛,湿痹拘挛。”

  ⑥《新疆中草药手册》:“清热凉血。治肺结核潮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复方】

  ①治骨蒸劳热:银柴胡一钱五分,胡黄连、秦艽、鳖甲(醋炙)、地骨皮、青蒿、知母各一钱,甘草五分。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证治准绳》清骨散)

  ②治温证潮热,身体枯皮,皮肤甲错,消索而不润泽者:银柴胡二钱,鳖甲三钱。(《温症指归》银甲散)

  【各家论述】

  ①《本经逢原》:“银柴胡,其性味与石斛不甚相远。不独清热,兼能凉血。《和剂局方》治上下诸血龙脑鸡苏丸中用之。凡人虚劳方中,惟银州者为宜,若用北柴胡,升动虚阳,发热喘嗽,愈无宁宇,可不辨而混用乎!按柴胡条下,《本经》推陈致新,明目益精,皆指银夏者而言。非北柴胡所能也。”

  ②《本草便读》:“银柴胡,无解表之性。从来注《本草》者,皆言其能治小儿疳热,大人痨热,大抵有入肝胆凉血之功。”

  ③《本草正义》:“柴胡,古以银州产者为胜,宋之苏颂已有是说,陈承亦谓银夏者最良,然虽有其说,而尚未分用,故濒湖《纲目》仍未显为区别。今之二种分用者,盖即石顽提倡之力。而以今之功用言之,治虚热骨蒸,自有实效,断非北柴胡之升阳泄汗可比;然则古人谓柴胡为虚劳之药者,亦指银柴胡言之也。赵恕轩《纲目拾遗》,谓热在骨髓,非银柴胡莫疗,用以治虚劳肌热骨蒸,劳疟热从髓出及小儿五疳羸热,盖退热而不苦泄,理阴而不升辟,固虚热之良药。苟劳怯而未至血液枯绝,以此清理虚火之燔灼,再合之育阴补脾,尚可徐图挽救,非北柴胡之发泄者所可同日语也。”

  【备注】

  除上述正品外,尚有多种石竹科植物的根部,亦作银柴胡入药,统称山银柴胡,品质较次。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①丝石竹(又名:霞草、欧石头花、山蚂蚱)的根,呈略扁的长圆锥形,扭曲不直,长10~22厘米,直径0.7~4.5厘米。根头部常有分叉,有多数小形突起的茎痕。外皮大半已除去,未去净处,具棕白相间的花纹。质坚体重,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有多数黄白色花纹交互排列成近似环状,一般为2~4层。气弱,味苦、麻舌,并有刺激性。产于山东、山西等地。

  ②锥花丝石竹(又名:线形瞿麦、圆叶丝石竹)的根,呈圆柱形,外皮淡黄色,顶端有多数残茎痕迹。断面黄白色。味甘。产于山西、甘肃、新疆等地。

  ③灯心草蚤缀的根,略呈圆锥形,粗约2~4厘米,根头部有多数地上茎残基,近根头部有细横纹。表面灰棕色或淡棕色,栓皮剥落处呈黄色斑痕。断面黄白色,射线较窄。味苦。产于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河北等地。

  ④旱麦瓶草的根,呈圆柱状,粗约0.5~2厘米,表面黄褐色,有纵皱纹,根头有小疙瘩。断面类白色。味较淡。商品又称黄柴胡、铁柴胡。产于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黑龙江等地。

  ⑤蝇子草(又名:鹤草)的根,根部有时有分枝,粗约1~2厘米,根头有时带有地上茎残基,表面浅黄色,有纵纹,仔细观察,纵纹上布有稍突起之横纹。质坚硬,断面淡黄色,较平坦。味微甘,后涩。产于甘肃、陕西等地。本品的全草江苏称为脱力草,参见“脱力草”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银柴胡

  【别名】银夏柴胡、银胡、牛肚根、沙参儿、白根子、土参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1、《本草图经》:柴胡,以银川者为胜。二月生苗,甚香,茎青紫,叶似竹叶而稍紧,亦有似斜蒿,亦有似麦门冬而短者;七月开黄花,生丹州结青子,与他处者不类。恨赤色,似前胡而强;芦头有赤毛如鼠尾,独窠长者好。二月、八月采根暴干。

  2、《本草别说》:柴胡唯银夏者最良。根如鼠尾,长一、二尺,香味甚佳。

  3、《纲目》:银川,即今延安府神木县,五原城是其废迹。所产柴胡,长尺余

  【来源】

  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llaria dichotoma L.var.lanceolataBunge[S.Gypsopyiloides Fenz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干燥草原及山坡石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宁夏等地。近年来宁夏的陶乐、平罗、固原、西吉、隆德、彭阳等县试行栽培。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cm。主根圆柱形,直径1-3cm,外皮淡黄色,根头处有许多疣状的茎部残基。茎直立而纤细,上部二叉状分枝,密被短毛或腺毛;节略膨大。单叶对生;无柄;叶片披针形,长4-30mm,宽1.5-4mm,先端锐关,基都圆形,全缘,上面疏被短毛或几无毛,下面被短毛。花单生于叶腋,直径约3mm;花梗长约2cm;萼片5,披针形,长约4mm,绿色,边缘白色膜质;花瓣5,较导片为短,白色,先端2深裂;雄蕊10,2轮,花丝基部合生,黄色;子房上位,花柱3,细长。蒴果近球形,外被宿萼,成熟时先端6齿裂。种子通常1粒,椭圆形,深棕色,种皮有多数小突起。花期6-7月,果期8-9月。

  【栽培】

  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或凉爽气候,耐严寒,忌水浸。适宜砂质壤上栽培。

  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春季或秋季条播或穴播,行株距33~40cm,覆土1cm,保持土壤湿润,约10d出苗,苗齐后可间苗1-2次。

  田间管理生长期应中耕、除草、追肥。雨季注意排水。

  【性状】

  性状鉴别根呈类圆柱形,长15-40cm,直径l-2.5cm,支根多已碎断。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花,纵皱纹。明显,向下渐吴向左扭曲状,疏具孔状凹陷(细根痕),习称“沙眼”。顶端根头部略膨大,密集灰棕黄色、疣状突起的茎痕及不育芽胞,习称“珍珠盘”。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有裂隙;皮部甚薄,木部有黄、白色相间的放射状纹理(射线与木质部束相间而致)。气微,味淡、略甘。

  以根条细长、表面黄白色并显光泽、顶端有“珍珠盘”。质细润者为佳。显微鉴别木栓细胞数列至10余列,扁长方形或类方形,棕黄色。皮层窄,为4-8列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韧皮部筛管群明显;形成层成环;木质部以达,导管略作放射状排列,木射线宽至10余列细胞。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尤以射线细胞中为多,尚可见草酸钙簇晶及细小油滴状物。

  粉末特征:黄白色。①草酸钙砂晶极多,散在或充塞了薄壁细胞中;晶体呈三角形、类方形、箭头形、楔形、菱形或不规(根)外则形,直径2-9(-18)μm。②草酸钙簇晶较多,散在或与砂晶聚集于薄壁细胞中,直径9-3μm。纹和具缘纹孔导管较多,直径9-134μm。④木栓细胞淡棕黄色,壁薄,微木化。

  理化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无水乙醇10ml,浸渍15min,滤过。取滤液2ml,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亮蓝微紫色荧光。

  【化学成分】银柴胡根中含有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7-豆甾烯醇(stigmast-7-enol),银柴胡环肽Ⅰ(stellaria cyclopetide)Ⅰ),豆甾醇(stigmasterol),α-菠菜甾醇-葡萄糖甙(α-spinasteryl-glucoside),7-豆甾烯醇葡萄糖甙(stigmast-7-enolglucoside),β-谷甾醇(β-sitosterol)[1,2]。

  【药理作用】同属植物太平洋丝石竹Gypsophila pacifica Kom.内提取的三萜皂甙Gypsozid,给家兔在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同时或以后每天内服,可降低血清胆甾醇浓度,使胆甾醇/脑磷脂系数降低,并使主动脉类脂质含量降低。对于动脉硬化家兔所表现的兴奋。脱毛以及肢体皮下类脂质增厚等症状均有改善。有人认为,皂甙可作用于血浆脂蛋白,阻止胆甾醇的酯化及其在血管壁的沉积,也有认为可以阻止胆甾醇从肠道吸收。

  【炮制】银柴胡:拣去杂质,去芦,用水洗净,稍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鳖血银柴胡:取银柴胡片,置大盆内,淋人用温水少许稀释的鳖血,拌匀,闷润,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取出,放凉。(每银柴胡100斤,用活鳖200个取血)

  【归经】肝;胃经

  【性味】甘;性微寒

  【注意】外感风寒及血虚无热者忌服。

  【功能主治】清虚热;除疳热。主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小儿疳积发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9g;或入丸、散。

  【复方】①治骨蒸劳热:铝柴胡一钱五分,胡黄连、秦艽、鳖甲(醋炙)、地骨皮、青蒿。知母各一钱,甘草五分。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证治准绳》清骨散)②治温证潮热,身体枯瘦,皮肤甲错,消索而不润泽者:银柴胡二钱,鳖甲三钱。(《温症指归》银甲散);清胃散《证治准绳》;银甲散《温症指归》

  【各家论述】

  1、《本经逢原》:银柴胡,其性味与石斛不甚相远。不独清热,兼能凉血。《和剂局方》治上下诸血龙脑鸡苏丸中用之。凡人虚劳方中,惟银州者为宜,若用北柴胡,升动虚阳、发热喘嗽,愈无宁字,可不辨而混用乎、按柴胡条下,《本经》推陈致新,明目益精,皆指银夏者而言。非北柴胡所能也。

  2、《本草便读》:银柴胡,无解表之性。从来注《本草》者,皆言其能治小儿府热,大人痨热,大抵有入肝胆凉血之功。

  3、《本草正义》:柴胡,古以银州产者为胜。宋之苏颂己有是说,陈承亦谓银夏者最良,然虽有其说,而尚未分用,故濒湖《纲目》仍未显为区别。今之二种分用者,盖即石顽提倡主力。而以今之功用言之,治虚热骨蒸,自有实效,断非北柴胡之升阳泄汗可比;然则古人谓柴胡为虚劳之药者,亦捐银柴胡言之也,赵恕轩《纲目拾遗》,谓热在骨髓,非银柴胡莫疗,用以治虚劳肌热骨蒸,劳疟热从髓出及小儿五疳赢热,盖退热而不苦泄,理阴而不升腾,固虚热之良药。苟劳怯而未至血液枯绝,以此清理虚火之烙的,再合之育阴补脾,尚可徐图挽救,非北柴胡之发泄者所可同日语也。

  4、《本草经疏》:治劳热骨蒸。

  5、《本草备要》:治疳良。

  6、《本草从新》:治虚劳肌热骨蒸,劳疟热从髓出,小儿五疳赢热。

  7、《医林纂要》:坚肾水,乎相火。

  8、《本草求原》:清肺、胃、脾、肾热,兼能凉血。洽五脏虚损,肌肤劳热,骨蒸烦痛;湿痹拘挛。

  9、《新疆中草药手册》:清热凉血。洽肺结核潮热。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