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如何认识乙型病毒性肝炎

  很多人谈起乙肝,都会想到传染,因而会避之不及。事实上,很多乙肝病毒患者也需要社会的呵护,并且他们自身也不会造成那么大的危害,这都是广大群众对乙肝病毒不够了解所导致的。那么,究竟什么是乙肝性病毒呢?乙肝性病毒是怎样发生的呢?这一切的过程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今天,就让小编带领大家进行了解。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据统计,全世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HBsAg携带者)超过2.8亿,我国约占1.3亿。多数无症状,其中1/3出现肝损害的临床表现。目前我国有乙肝患者3000万。乙肝的特点为起病较缓,以亚临床型及慢性型较常见。无黄疸型HBsAg持续阳性者易慢性化。本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进行传播。乙肝疫苗的应用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根本措施。

  一、乙肝病毒的四大特性

  (1)。嗜肝性。

  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随着血流进入肝脏,通过肝细胞膜上的乙肝病毒受体直接与肝细胞膜结合,先脱去外壳,其核心进入胞浆;然后脱去核壳,其病毒基因进入吒扣胞核内复制(即相当于繁殖)。治疗药物必须是小分子才能进入细胞内,而且还要对肝细胞无毒性作用。

  (2)。泛嗜性。

  随着检验技术的进步,发现乙肝病毒可以感染淋巴细胞不能达到的组织,如周围血单核细胞、脾;骨髓、淋巴结、小肠、胰腺、肾上腺、睾丸、卵巢等。一般人认为将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硬化或肝癌手术切除,换一个无乙肝感染的正常的肝全好些。其实不然,近年肝移置术后结果提示,在没有采取任何预防乙肝预防措施的前提下,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病行肝移植术后,乙肝病毒的再感染率高达90%。采取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和拉米呋定联合抗病毒措施,可使其再感染率降低至30%。可见患者体内其他组织潜伏病毒,是术后肝脏再感染的来源。

  (3)。变异性。

  乙肝病毒是一种易于变异的病毒,为了逃避机体对其消除和杀伤而发生的变异,可在乙肝病毒结构不同部位发生,变异可自发或在药物治疗后发生。变异的乙肝病毒不仅对人体致病性发生改变,还将影响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发生变异的乙肝病毒对首次有效的药产生抵抗力;从而降低疗效或产生耐药现象。

  (4)。不可杀性。

  乙肝病毒进入人体的肝细胞内,在细胞酶的作用下,最后形成共价闭合环状基因(CCCDNA),它是形成乙肝病毒的原始模板,稳定的生存于细胞核内,不断的复制乙肝病毒。当今尚未研究出一种杀灭这种模板的药物。目前使用的药物主要是抑制模板的复制,一旦停药解除抑制作用,这种模板又会重新复制乙肝病毒。

  二、传播途径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

  是我国当前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因此了解其传染途径尤为重要。

  (1)。血液或血制品

  其中医源性感染占首位。注射器的针头、手术器械,尤其是输血和血制品,可使乙肝病毒侵入体内。所以主要途径是“病从血入”。

  (2)。母婴围产期传播

  母婴传播是HBSAG家庭聚集性的起因。母亲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尤其HBEAG(+)和HBV-DNA(+)时婴儿受染十分常见。

  ①。宫内感染

  以往认为乙肝病毒很少通过胎盘。有关胎盘在HBV宫内感染中的作用报道不多,且结论不一。但近几年较多资料证明宫内感染率较高,通过胎盘引起的宫内感染约5%~10%。胎盘生理是胎儿与母体间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是胚胎与母体组织的结合体。由羊膜、叶状绒毛膜和底蜕膜构成。胎儿血液每分钟500ml流量经胎盘。胎儿血液是经脐动脉直至绒毛毛细血管。经与绒毛间隙中的母血进行物质交换,两者并不直接相通,而是隔着绒毛毛细血管壁、绒毛间质及绒毛表面的细胞层。靠的是渗透、扩散和细胞选择力,再经脐静脉返回胎儿体内,母血则经底蜕膜螺旋小动脉开口通向绒毛间隙内,再经开口的螺旋小动脉返回孕妇体内。胎盘内进行物质交换的部分主要在血管合体膜(VSM),由5部分组成:1)合体滋养细胞;2)合体滋养细胞基底膜;3)绒毛间质;4)毛细血管内皮细胞;5)毛细血管基底膜。目前普遍认为HBV宫内感染是通过胎盘,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大多数认为HBV宫内感染主要是由于HBV使胎盘屏障受损或通透性改变所致。

  ②。羊水、血、阴道分泌物而引起感染(产时感染)

  目前认为,HBsAg阳性的产妇分娩时,胎儿可能通过产道吞进羊水、血、阴道分泌物而引起感染,即使胎儿,出生时血清学检测阳性,但2~4个月以后有60%发展为HBsAg阳性,符合乙型肝炎的潜伏期。[3]

  ③。母乳喂养感染(分娩后感染)

  关于乙肝血清指标阳性的孕妇能否哺乳,国内外争议较大。文献报道,乙肝血清HBsAg阳性者,母乳有56.14%~71.00%HBsAg阳性。血清中三阳和HBeAg阳性、抗-HBc阳性者初乳中HBV-D A阳性率100%,提示不宜喂母乳。但若初乳中单纯抗-HBs或(和)抗-HBe阳性者,其排毒率为0,可以哺乳。虽纯母乳喂养是被视为世界性解决儿童健康问题的主要途径,应大力提倡。但已证实通过母乳可传播给婴儿时,对于HBV复制活跃的母亲应及时阻断这种传播途径,应终止母乳喂养。

  ④。生殖遗传传递

  已有报道在父亲HBV阳性而母亲HBV阴性的引产胎儿发现HBV感染,也有报道在父亲HBV阳性而母亲HBV阴性的活产婴儿出生时即检出HBV感染标志。这种遗传传递在HBV的传播中的地位及遗传传递小儿将来的转归都是未知的问题。如果遗传传递确实存在,无疑为全面控制HBV感染增加了新的困难。

  (3)。性接触亦可可能传播乙肝

  近年国外报道对性滥交、同性恋和异性恋的观察肯定:乙型肝炎的性传播是性伙伴感染的重要途径,这种传播也包括家庭夫妻间的传播。

  (4)。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与乙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长期密切接触,唾液、尿液、血液、胆汁及乳汁,均可污染器具、物品,经破损皮肤、黏膜而传播乙型肝炎。

  三、防治

  (1)应采取以疫苗接种和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的综合性措施。

  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的应用在目前HBsAg携带者广泛存在,传染源管理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控制和预防乙型肝炎,关键性措施是用乙肝疫苗预防。我国已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此外下列人群亦为乙肝疫苗接种的适应症:①HBsAg阳性,特别是HBeAg同时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②乙肝高发区3岁以下幼儿;③医务人员,接触血液的人员;④多次接受输血及血制品的患者;⑤HBsAg阳性者家庭成员,尤其是配偶,凡是患有急性或慢性疾病或对福尔马林和抑菌剂硫柳汞过敏者禁用。

  接种乙肝疫苗因人而异我国应用的免疫剂量和程序;①HBs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用30μg免疫3针;②HBsAg阴性孕妇的新生儿第1针为30μg,第2、3针各为10μg;③高危人群,如肾透析患者和其他职业性与乙肝密切接触者用20μg免疫3针;④其他一般易感人群(包括儿童、成人)10μg免疫3针。以上均按0、1、6月免疫程序,但新生儿第1针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免疫效果更好。也有用0、1、2月免疫程序者。目前多主张对高危人群(尤其HBsAg阳性,同时HBc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意外受HBV感染,如被HBsAg阳性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或被HBsAg阳性血液溅入眼结膜或口腔粘膜或输入HBsAg阳性血液、手术刀损伤皮肤等),一般应立即(24小时之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如HBIG每毫升含抗-HBs200IU以上者可注射0.5~0.7ml/kg。

  目前国内生产的HBIG,其抗-HBs含量为每毫升60~160IU(多数100IU),因此用量为0.075~0.2ml/kg(依含量不同而定)。剂量以能使体内抗-HBs达100mIU/ml以上为度(有保护作用)。注射HBIG后,要接种乙肝疫苗3针,第1针30μg,第2、3针各10μg,按0、1、6月程序接种。乙肝疫苗注射部位以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为宜。乙肝疫苗副作用很轻,多为局部疼痛,偶有红肿或硬结,可有发热、疲乏者。>38℃者1.8%,罕见引起格林-巴利综合征(0.5/10万)。关于加强注射问题,意见不一致。由于接种3针后抗体可维持3~5年,若测定抗-HBs≤10mIU/ml,加强1次(10或20μg),遇有下列情况应予加强免疫:如高危人群,包括医务人员,特别是血透析工作者;经常接受血制品者;配偶中一方为HBcAg阳性者,包括已注射过疫苗的另一方。

  乙肝疫苗可与其他疫苗如百白破、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任何一种计划免疫制品联合免疫,未见明显互相干扰作用。接种乙肝疫苗后,有5%~15%接种者无应答,不产生抗-HBs。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免疫无应答主要是于HBsAg孕妇的新生儿中。孕妇血清HBV-DNA含量高,是导致免疫失败的主因。也有认为无应答者已有HBV的感染。是否与HBV突变株有关,有待研究。

  (2)切断传播途径重点在于防止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

  措施为:①注射器、针头、针灸针、采血针等应高压蒸气消毒或煮沸20min;②预防接种或注射药物要1人1针1筒,使用1次性注射器;③严格筛选和管理供血员,采用敏感的检测方法;④严格掌握输血和血制品。

  乙肝病毒不会通过日常生活传播。研究表明,即使病毒进入正常人体的消化道和呼吸道,它们也会被人体的皮肤、粘膜、胃液等非特异性免疫系统所阻隔,而不发生感染。因此,同事、同学之间由一般接触而传播乙肝病毒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人们歧视携带乙肝病毒的同事、同学缺乏医学依据。我们不应歧视乙肝患者。纠正歧视乙肝患者的现象,有赖于政府部门的干预和加强健康教育。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当根据科学研究的结论,以政策、法规的形式保护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权益不受侵害。另一方面,应当通过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使更多的人了解正确的乙肝防治知识。作为普通群众,在遇到健康问题时,应积极向卫生专业人员请教,而不应当靠道听途说或想象来下结论。

  以上是当今医学界对乙肝病毒研究的一些成果,以及很多专家的看法和理解,相信对于大家了解和认识乙肝病毒又有一定的帮助。事实上,很多病症由于患者对其没有一个相对较为详细而直观的认识,导致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没有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只有完全弄清疾病发展和发生过程,才能够对症下药,有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