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骨折康复
无论哪个部位产生骨折,都会给患者的生活中造成极大的不便,所以患者一定要懂得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积极配合医生的安排。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肢体骨折应该怎么康复。
早期功能锻炼能在关节内外软组织尚未形成粘连或粘连还未完全肌化的时候进行,能最大程度的恢复关节和肢体的功能,效果最为理想,但是由于此期骨折尚未愈合,功能锻炼有可能影响骨折固定的效果,因此,一定要根据骨折治疗和固定的方法,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锻炼的方式和锻炼的强度。尽量避免发生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如与原始移位一致的活动,能引起骨端问剪力,成角及扭转应力的活动。
2、中期功能锻炼:伤后或术后3周至骨折临床愈合,这时的病理特点为软组织伤口已愈合但可能发生粘连,肢体肌肉明显萎缩,力量减弱但尚未挛缩,骨折端有纤维连接或骨痂形成。此期的锻炼目的是恢复肌力,活动关节。锻炼方法主要为:
A、无痛原则:因为疼痛是引起或加重损伤的警告信号,而且疼痛反射还可引起脊髓前角细胞抑制,妨碍肌肉收缩,使锻炼无效。理论上疼痛应尽量避免,但在实际过程中,许多患者往往因为害怕疼痛而刁;愿进行功能锻炼,或仅进行低强度的锻炼,影响锻炼的效果,因此我们建议患者以刚出现疼痛作为最大锻炼强度的指标。
B、疲劳原则:根据肌肉疲劳和超量恢复的规律,无明显的疲劳不会出现明显的超量恢复,因此每次肌肉锻炼时应引起一定的肌肉疲劳。但过大的运动量可引起肌肉急性劳损,应予避免。如何掌握最佳运动量,目前认为最有价值的还是患者的自我感觉,出现超量恢复时,患者应感到疲劳完全消除,肌肉有力,对再次训练有较高的积极性。
C、信心原则:肌力锻炼的效果与患者的主观努力程度密切相关,锻炼前患者应充分了解锻炼的作用和意义,消除疑虑。对功能锻炼的信心越强,效果越好。
治疗骨折及时治疗相当的关键,早期的进行功能锻炼就能最大程度的恢复关节和肢体的功能,效果也是最明显的。因此,发生骨折时一定要根据骨折治疗和固定的方法,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的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