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宫颈癌
宫颈癌是一种高发于40至60岁的中年妇女肿瘤疾病,这个疾病在发病的时候通常伴随着阴道排液、阴道出血、接触性出血、即经绝后阴道出血等症状。尽管这个疾病十分常见,但生活中依然有很多人不了解什么是宫颈癌。究竟什么是宫颈癌呢?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而高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女人害怕宫颈癌,却不知道引起宫颈癌的根源何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副主任何勉教授介绍,目前已明确,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发生的罪魁祸首。也就是说,没有感染HPV,就不会发生宫颈癌。HPV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性生活,也可通过生殖器官接触不洁用具而感染,比如使用没经消毒的公共坐厕、浴缸等。不少女性以为,只有不洁性生活才会引起HPV感染,其实不然,HPV广泛存在于日常环境中,即使是一对一的性伴关系,也会通过做爱或互相接触而感染HPV。
近年,宫颈癌的发病有年龄前移的趋势,临床中35岁以下的患者越来越多见。究其原因,现在不少女孩18岁左右就已开始有性生活,有的还有多个性伴侣。性生活开始过早、有多个性伴侣或其男性伴侣本身有多个性伴,都会增加女性感染HPV的危险性。
那么,是否一旦查出感染了HPV就意味着会得宫颈癌?这个观点是不对的。感染了HPV就像感染了流感病毒一样,只要机体免疫力正常,大多数女性能自动清除病毒,如同感冒的自愈。但有10%-15%的女性会表现为持续感染,这部分人患宫颈癌前病变甚至发展为宫颈癌的风险将明显增加。
宫颈癌癌前病变不等于宫颈癌
对于早期宫颈癌的症状,网上有不少错误的描述,如“性生活后出血”、“白带增多或颜色异常”等等。早期宫颈癌通常没有症状,等到出现分泌物增多、接触性出血等现象时,多半已是中晚期。因此,最好的防治手段莫过于定期做宫颈筛查,包括常规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等。
不少女性看到自己的验单上蹦出“宫颈癌癌前病变”这一惊悚的病名,当时就吓坏了,觉得自己患上了不治之症。其实大可不必惊慌。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又称“宫颈上皮内瘤变”(以下简称CIN)。在癌前病变时期,虽然增生的细胞已有向癌细胞转变的倾向,但尚未成为典型的癌细胞。也就是说,宫颈癌癌前病变≠宫颈癌。
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宫颈上皮细胞的改变程度将CIN分为3级,级别越低,自然消退的可能性就越大。CIN1级患者大部分有自然逆转的机会,只需密切随访或局部物理治疗,如电灼、激光等就已足够,这些治疗都可以在妇科门诊完成。对CIN2级和CIN3级患者,则可通过局部切除法治疗,常用方法有子宫颈电环切除术、子宫颈锥形切除术。通过局部切除病灶,既可保留生育功能,又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当然,所有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治疗后一定要定期回医院复查,以防复发。
有性生活后,每年查查宫颈
宫颈癌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缓慢的过程,从感染HPV到发生宫颈癌癌前病变,再发展成宫颈浸润癌,通常要几年到十几年,这为人们提供了预防筛查和早期治疗的机会。如果在癌前病变时期得到及时诊治,是可以避免病变发展为威胁生命的浸润性癌的。
宫颈癌对女性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大的伤害作用,大家一定要对这方面的疾病引起重视。相信广大女性朋友们看完这篇文章后都能深有体会,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