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活血化瘀的中药_强身健体靠中药秘方

  一、活血化瘀的中药有哪些

  第一:当归

  中医方面认为当归性温,服用之后具有很好的活血以及补血的作用,另外女性出现月经不调或者是痛经的情况服用当归也能够很好的缓解。除此之外,当归还具有降低血脂以及血压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扩张周血管的大小,增加冠脉中的血流量,对于一些心律失常的情况有着很好的疗效。

  第二:益母草

  益母草性寒味苦,具有很好的调节月经以及活血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具有祛瘀以及止痛、降低血压的效果,服用益母草之后能够很好的扩张身体中血管的大小,有效的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对于体内的微循环还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第三:赤芍

  赤芍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以及凉血止痛的作用,另外服用赤芍之后能很好的增强身体中的冠脉血流量以及输出量,对于体内的微循环调节作用也非常的非常不错。如果出现了中毒、惊厥、疼痛等情况,服用赤芍能够很好的令身体恢复健康,一般情况下赤芍的使用量应该控制在3克到15克之前,千万不能够超量服用。

  第四:丹皮

  丹皮也具有很好的活血祛瘀以及凉血等作用,进入身体之后能够很好的降低毛细血管的黏稠性,这样就能够很好的抑制体内血小板的淤积,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另外,日常服用丹皮还具有降低血压的功效,另外抗菌、止血还有解热、镇痛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第五:丹参

  丹参也具有很好高的养血、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很好的调整心率情况,并且增加冠脉血流量。除此之外还能够抗变态反应,对于身体非常的有好处。

  第六:红花

  红花具有很好的止痛祛瘀以及活血通经的功效,服用之后能够有效的减慢心率,同时增加血液流量,并且对于血小板的凝集情况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一般情况下使用量应该控制在3克到10克之间。

  第七:山楂

  山楂不仅仅只有我们日常所熟知的消食作用,同时他活血化瘀的作用也是非常不错的。服用山楂能够很好的降低血压以及血凝,除此之外抗菌、镇静以及强心效果都是非常不错的。不过山楂服用千万不能够过量服用,否则对于身体也是没有好处的。

  第八:川穹

  服用川穹之后能够很好的疏通静脉,并且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情况。另外川穹在进入身体之后能够有效的抑制血栓的形成,抑制身体出现血栓素A2。除此之外还具有镇静作用,另外降低血脂的作用也是非常的不错。

  第九:红花

  很多人对于红花的印象应该是来自于诸多的宫廷剧吧,认为红花具有堕胎的作用。事实上红花也是属于活血化瘀的中药之一,服用红花能起到止痛以及疏通经络的作用,有效的扩张身体中的血管,降低患有高血压的可能,并且还能够很好的抑制身体出现心率过快的情况,保证身体健康。不过红花虽好,日常服用的时候仍旧需要注意用量,每次服用最好能够控制在3~10克作用,孕妇千万不能够服用。

  第十:生蒲黄

  这种中药材性凉,服用之后具有活血止血以及活血化瘀的作用,例如还具有镇静、止痛、利尿、消肿以及收缩子宫的作用。女性在分娩之后服用生蒲黄,能够很好的促进身体恢复健康,不过孕妇不能够服用,避免出现早产或者是流产的情况。

  二、活血化瘀中药药酒

  按照中医传统的习惯,煎煮中药一般选用砂锅,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一些金属如铁、铜、锡之类的器皿,煎煮药物时容易发生沉淀,降低溶解度,甚至器皿本身和药物及酒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性的正常发挥。所以配制药酒要用一些非金属的容器,诸如砂锅、瓦坛、瓷瓮、玻璃器皿等。当然,一些药酒的制作有其特殊要求,那就另当别论了。

  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将强身健体的中药与酒”溶于一体的药酒,不仅配制方便、药性稳定、安全有效,而且因为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剂,中药的各种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提高疗效,从古传至今的著名药酒有妙沁药酒,现在新兴的药酒有龟寿酒、劲酒等。

  药酒方

  【组成】生地10两,海桐皮2两,米仁2两,川芎1两,骨皮1两,五加皮1两,羌活1两,牛膝1两,甘草5钱。

  【主治】风湿腰痛,血热。

  【用法】浸酒服。

  风湿经典药酒方

  配方:鲜胡蜂50g,御酒堂白酒500ml。

  泡制工艺

  1、准备鲜胡蜂50g。2、将鲜胡蜂和白酒一起放入酒器(以磁州窑邢窑产磁坛为佳)。3、密封浸泡。4、放置阴凉处存放。5、15天后,过滤酒液,即成。

  用法:口服,一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15~25ml。此方特别适用于急性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

  村沽情补肾养生酒

  《村沽情》补肾养生酒是一款成年男、女专用的壮阳、滋阴崔情保健酒,是香港皇家医学健康养生研究院二十多位教授学者研究的成果,完全利用药食同源的植物精制而成,技术目前世界领先。它与西药的最大区别就是安全,按量饮用没有任何副作用,不但具有壮阳、滋阴崔情的作用,更具保健养生的效果。

  配方:水、纯粮白酒、米酒、覆盆子、芡实、合欢、肉桂、浒苔、黄精、山药、枸杞、大枣、冰糖、桂圆、阿胶

  东北三宝酒温润壮阳药酒配方

  配方:貂鞭1具,人参30克,鹿茸片30克,白酒1000克。

  制作方法:将人参切片,与貂鞭、鹿茸片一同放入酒瓶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2个月,经常摇动。取上清酒液饮服。

  功效与主治:补肾壮阳,养血益精。适用于肾阳亏虚,腰膝酸软,精神萎靡,阳痿滑精,畏寒肢冷,小便清长等。

  服法:每日2次,每次温服20毫升。

  说明:阴虚内热者忌服。方中貂鞭可以换以海狗肾、狗鞭等代用。

  三、活血化瘀补气的中药

  姜黄

  辛苦温,归肝脾经。

  功能:活血行气,通经止痛,驱风疗痹。

  主治:(1)气滞血瘀引起的胸胁刺痛,心腹疼痛,痛经、闭经及外伤瘀肿作痛等证。

  (2)适于风湿痹痛,尤以风湿肩臂痛为优。

  (3)外用可治疮痈肿痛。

  乳香

  辛苦温,归肝心脾经;

  功能: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

  主治:(1)可治风湿痹证,血分瘀滞,心腹诸痛,外伤瘀肿作痛;

  (2)妇女血瘀,闭经,痛经。

  (3)用于疮疡初起,红肿热痛;或疮疡溃破,久不收口;以及瘰疬、痰核坚硬不消者。

  没药

  苦辛平,归心肝脾经;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功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主治:(1)胸腹瘀痛;痛经;经闭;

  (2)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

  (3)目赤肿痛。

  郁金

  辛苦寒,归肝胆心经;

  功能: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开窍,凉血止血,利胆退黄。

  主治:(1)气滞血瘀引起的胸胁刺痛、痛经、闭经、症瘕痞块及肝脾肿大等证。

  (2)温热病,高热谵语,湿温浊邪蔽窍,神志不清,痰蒙心窍,痰热癫狂。

  (3)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衄血、尿血及崩漏、倒经等证。

  (4)湿热黄疸、胆道结石等。

  四、活血化瘀中药功效比较

  1、川芎、郁金

  均能活血化瘀、行气解郁:可治血瘀气滞诸证。川芎活血化瘀力强,温通血脉(温)。寒凝血瘀=川芎+当归——温经汤;产后恶露不行=川芎+当归+桃仁——生化汤;肝郁气滞=川芎+柴胡+白芍+香附——柴胡疏肝饮;心脉郁阻=川芎+丹皮+桂枝+檀香;跌打损伤=川芎+三七+乳香+没药;郁金行气解郁力强。清心凉血(寒)肝郁气滞血瘀,肝郁化火妄行常+木香。

  2、姜黄、郁金

  姜黄与郁金为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均能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之证。姜黄用其根茎,辛温行散,祛瘀力强,温通经络,用治寒凝气滞血瘀之证为佳,且可用于治疗风湿痛。郁金用块茎,苦寒降泄,行气力强,且凉血,以治血热淤滞之证为宜,又能利胆退黄,清心解郁而用于湿热黄疸,热病神昏等证。

  3、延胡索、姜黄

  均能活血行气止痛,可治气滞血瘀的各种疼痛。延胡索(元胡)效力佳,一身疼痛皆治。心痛、胃痛、肝郁胁痛、妇女产后疼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姜黄通经止痛:长于行肢臂而行臂痛。治牙痛=姜黄+白芷+细辛

  4、川芎、丹参

  均能活血化瘀,活血调经。用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川芎性味辛温,兼行气、祛风止痛之功,为“血中气药”,能治一切气血瘀滞之证,又能“上行头目”,无论风寒、风热、风湿诸外风头痛,以及血虚、血瘀头痛均可随证配伍用之。丹参性味苦性微寒,能凉血消痈、安神。适宜于血瘀有热者。对疮疡痈肿及热病烦躁昏迷、杂病心悸失眠之证亦常使用丹参。

  5、乳香、没药

  均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主治外伤科跌打损伤、疮疡痈肿及瘀滞心腹诸痛,常相须而用。其治疮疡痈肿,肿毒初起配清热解毒药同用,起消肿止痛之功;后期破溃久不收口,可起生肌敛疮之功。活血作用大致与桃仁、红花相仿。乳香偏于行气、伸筋;没药偏于散血化瘀。缺点为味难服,胃肠功能弱者慎用或减量使用。

  6、蒲黄、五灵脂

  均为活血化瘀药。蒲黄生用活血化瘀作用比五灵脂强。五灵脂又分为糖灵脂和米灵脂,以前者为好。二药合用作用加强,与桃仁、红花作用相似,但特点为尚有理气止痛功能,对瘀血疼痛明显者用之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