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中医外用,可治疖子

  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疖子、痈、丹毒等皮肤外科感染性疾病大大减少了,不过到了夏季,还是有不少人被疖子这个看似小却很麻烦的小病折磨着。

  人体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通常都有细菌存在,在蚊虫叮咬、局部擦伤、有痱子、经常受到摩擦和刺激,全身或局部抵抗力降低时,可能引起感染发生疖子。有的人还会同时出现多个疖子或者反复发生,断断续续持续数月,常令患者苦不堪言。

  由于疖子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西医多采用抗生素治疗,局部的处理是在红肿疼的时候多用温和的具有防腐消炎作用的鱼石脂软膏,脓肿形成后切开排脓,换药。一般需要3周以上时间才能完全好,非常痛苦不说,还可能因感染严重,出现全身不适、畏寒、发热等症状。

  中医把疖子的疾病过程分为肿疡、脓疡、溃疡三个阶段,治疗主要用外敷的方式。在红肿初起的时候用消炎膏、五行散等药贴上,早期可以促使炎症消散;当遇到已经化脓的疖子,用火针或洞式切口排脓,并在伤口外用药物覆盖;然后再用去腐生肌的方式促进愈合,5-14天即可愈合。

  与西医“强调无菌,保护创面”不同,中医更强调用药来促进表皮细胞、肉芽组织的增生和分化,促进创面再生血管的形成。西医认为伤口不能有脓,有脓说明有感染存在。但中药换药后创面肉芽生长旺盛时,其黄稠无味的脓液分泌随之增多,这里面含有各种抗体、补体、纤维素及杀菌物质,是局部消炎、组织重建的重要条件。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拔毒生肌”、“偎脓长肉”。因此中医外科对乳腺炎、丹毒、糖尿病、各种化脓溃烂等外科感染性疾病都有不错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