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肌炎,应该怎么治疗
一、儿童急性肌炎的病因
本病病因可能为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A型或B型流感病毒及副流感病毒(1、3型)、EB病毒、HIV病毒等。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首先由Lundbeng于(1957年报道)在瑞士儿童中发现,本病可能是一种与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A型或B型流感病毒及副流感病毒1、3型等,特别是B族流感病毒感染相关。近年报道与EB病毒、HIV病毒等相关,国外文献报道BACM的A、B流感病毒感染率分别为5.5%和33.9。
周围血象均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均高,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也有轻度升高,但以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升高明显。
急性肌红蛋白尿症:多急性起病,发生于病毒感染的高热期,表现为严重肌痛和肌肉痉挛,肌肉肿胀,触痛明显,尿呈酱油色,尿潜血试验阳性,尿中有肌红蛋白,重者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肌活检可见肌纤维坏死,有时伴有吞噬现象,一般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预后差。
二、儿童急性肌炎的临床表现
患儿病初均有发热、流涕、鼻塞、阵发性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有腹泻,病程3~7天。患儿于夜间睡醒,晨起突然出现肌肉疼痛,肌痛以小腿肌肉为主,双侧多于单侧,大腿肌肉次之,偶可累及颈部、肩胛部及上肢。肌痛多为钝痛,常在运动后出现,休息后可缓解,严重者行走困难或拒绝行走。双小腿肌肉有触痛,但无皮肤感觉异常,外观无红肿。
童急性良性肌炎是流行性感冒其中的一个并发症,其本身的并发症比较少见,暂时还没有相关记录。在原发病后1~3天可有发热,另有厌食、头痛、腹痛、皮疹等,多在1~5天内迅速消失,恢复极快,仅个别病例可延续1周以上。有的孩子还会出现一过性皮疹或胃肠道症状。
患者注意日常生活调理,尽量避免日光直接照射,外出时带帽子、手套、长袖衣服或打伞等;尽可能不进食海产品(鱼、虾、蟹)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葱、姜、蒜等);少食油腻性食物;勿饱食;禁吸烟饮酒;不用化妆品、染发剂;避免接触农药及某些装饰材料。
三、应该怎么治疗儿童急性肌炎
1、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治疗主要是以限制活动,疼痛严重者卧床休息以及抗病毒、营养肌肉等综合治疗为主。
2、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者应用大环内酯类药。肌痛明显或肌酶显著增高者短期服用强的松1mg/(kg·日),2-3天,肌痛消失,行走正常。
3、抗病毒治疗方案:病毒唑或双黄连为主,辅以维生素B1、B6,维生素C等治疗,若还有细菌感染的患者加青霉素钠综合治疗治疗。静脉点滴炎琥宁针剂或喜炎平针剂、能量合剂补充ATP及静脉点滴钙剂(葡萄糖酸钙针)治疗。
4、情况较重者给予氢化考的松或强的松等激素治疗。氢化考的松3mg/(kg·d)×(3~5d)静脉点滴,后改为强的松1~1.5mg/(kg·d)×(3~5d)],总疗程7~10d左右,均于3~6d下地行走,疼痛消失,体温正常。
四、怎么预防儿童急性肌炎
1、平时饮食要均衡,补充足够营养,并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2、当流感发生时,要仔细护理,防止肌炎的出现。对高热、中毒症状较重者,应予以物理解温,如冰枕、冷水敷额头、酒精擦浴、多饮开水等,还可予以吸氧,输液等处理。当患者高热时,切忌捂得大紧,以防体温继续上升而引起惊厥。病人的口鼻腔分泌物及污染物应及时处理,并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及咳嗽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家长应留心观察小孩,当有发热、咳嗽、流涕、咽痛不适或腹泻等症状时提高警惕,及时就医,及时处理。
牛奶、绿豆、未煮熟的鸡蛋等不能和中苭同时服用,间隔30分钟后可以服用。
饮食禁忌也可忽略,尽量不要吃或是少吃芹菜、黄花菜、香菇等增强光敏感或促进免疫功能的食物,以及海鱼、虾、蟹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