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宫颈绒毛管状腺癌是什么

  宫颈绒毛管状腺癌(villoglandular papillary adenocarcinoma,VP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宫颈高分化腺癌,1989年由Young和Scully首先描述和提出。宫颈VPA相当少见,于2009年12月确诊1例VPA病例,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及病理学特点、鉴别诊断及治疗措施进行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

  1临床表现及诊断

  VPA的主要临床症状有阴道出血、分泌物增多或阴道排液等;妇检大多可见宫颈有息肉状或菜花样赘生物;妊娠可加速肿瘤生长,但尚无增加其浸润或(和)转移危险性的报道。临床VPA易被误诊为宫颈息肉、宫颈管黏膜乳头状糜烂伴腺体增生或宫颈乳头状腺纤维瘤等。重视病史及临床表现有助于本病诊断,但确切诊断仍需病理组织学检查。

  2病理组织学特点

  宫颈VPA大体观呈息肉状或菜花状肿物,表面灰白色或灰红色、质脆、触之易出血,可有分叶或细小乳头样。镜下组织学与发生结直肠的绒毛管状腺瘤有相似之处,由复杂的分支乳头和腺管组成绒毛腺性结构,乳头中轴可细可粗,为促纤维组织增生性或黏液样;表面被覆上皮细胞为高柱状,一般中到高分化,呈假复层或复层排列,仅散在少数黏液细胞。VPA以外生性生长为主,浸润有限,由于此型腺癌一般不浸润子宫颈壁,即使浸润也具有典型的推挤状边界,容易手术切除干净,因而预后较其他类型宫颈腺癌好。

  VPA容易被误诊,临床需注意与发生于宫颈的其他良性病变相鉴别,如常见的宫颈息肉、宫颈管黏膜乳头状糜烂伴腺体增生或宫颈乳头状腺纤维瘤等。这些宫颈的良性病变虽然可出现反应性的腺上皮细胞不典型性,但通常被覆上皮为单层,核染色质常退变、模糊,核分裂像少见或缺乏。此外宫颈VPA尤其需要与其他伴有乳头状结构的典型宫颈浸润性腺癌及微小偏离型腺癌相鉴别,后两者均呈明显浸润性生长,易转移且预后差。典型的宫颈浸润性腺癌的腺体结构复杂异型,细胞呈假复层或复层排列,细胞学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易见,伴有明显的间质浸润;而宫颈微小偏离型腺癌细胞及组织学形态虽然温和,异型性不甚明显,但腺体大小形状不一,典型者腺体成角、分支状或鸡爪样,浸润性生长明显且位置较深,间质有水肿或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