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大便常规检查具体内容

  粪便是消化道的排泄物,是了解消化道疾病最简便的检殓,特别是胃肠道疾病。

  正常儿童和成人一样,每日大便一次,呈黄色条状软便,其成分除水分外,还有食物残渣,包括未消化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以钙盐为主的矿物质。正常大便中也含有少量的细菌,但这些细菌非致病菌,而是协助保持肠内微生态平衡的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等。

  婴幼儿大便随年龄不同而呈现不同状态。如新生儿在3日内常排出黏稠、色深绿或黑绿、无臭味的大便,称胎便,是胎儿时期吞入的羊水及肠道脱落的上皮细胞和浓缩的肠液组成。又如未加辅食、母乳喂养儿的粪便呈金黄色,均匀呈膏状,偶稍稀略带绿色,但不臭;而牛奶喂养儿的大便呈淡黄色,较干稠,粪便有明显的蛋白质分解产物的臭味,有时还有少许奶瓣,即酪蛋白凝块。

  婴幼儿由于胃肠道发育不成熟,身体抵抗力弱,再加上护理和喂养不当,极容易发生婴幼儿腹泻,一般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

  非感染性腹泻多由于喂养不当或消化道以外的感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所致。其症状除大便次数增加外,大便性状可呈黄绿色,水分明显增加,有时呈蛋黄汤样,但一般情况下并无特殊臭味,便常规检查主要是镜下可见多数脂肪球。感染性腹泻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根据发病季节及大便性状大概可区分为病毒性肠炎或细菌性肠炎。前者多发生在秋末冬初,多合并有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腹泻时排水样便,大便稀薄,有时呈鸡蛋汤样或米汤样,黏液少,很少有腥臭味,镜下可见脂肪球或少许白细胞,此时常诊断为秋季腹泻或轮状病毒性肠炎;而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以夏季多见,大便也可呈蛋花汤样,但多有黏液,有较明显的腥臭味,个别病儿大便中还带有血丝,故结合病史及查大便常规可获得初步诊断。

  细菌性痢疾是我国儿童最常患的肠道一传染病,多由不洁食物引起,此时病儿有高烧、腹痛、腹泻,大便呈脓血样,有较多黏液,显微镜下可见脓球或白细胞“++”以上,多伴有红细胞。的病儿可出现休克或高热惊厥等严重并发症。

  大便呈血样便则又是一种特殊表现。一般粪便带鲜血往往是结肠、直肠、肛门附近出血所致;柏油样黑便则往往是上消化道出血;如有阵发性哭闹、呕吐及果酱样,便,常意味着有肠套叠;如血便伴黏液便还应考虑有否阿米巴痢疾。所有以上大便检查均可在镜下检出大量红细胞。

  另外,肠道寄生虫感染病,通过直接镜检大便,可找到蛔虫、蛲虫、钩虫等虫卵,或者阿米巴原虫及包囊等。所以大便常规是一项颇有临床价值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