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月经前后激素变化

  激素是由机体某些细胞分泌的一类天然化学物质,它们被血液循环运送到靶器官而发挥作用。“激素”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有激发和稳定情绪之意。激素的主要作用有:调节月经周期和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性成熟;维持妊娠及调节体内其他的生理功能。

  掌握了体内激素的周期性变化,就会发现激素可能是影响生育的冈素。月经周期受6种激素的调节,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有序的连锁反应。在性腺轴的调节下,这些激素在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或涨或落。以下为叙述方便,月经周期以28天为例。

  雌激素绝大部分由卵巢分泌,主要的生理功能是促进女性性器官的生长发育。在月经周期的前14天,该激素占优势,并使子宫内膜增生变厚,乳腺组织增生发育,同时刺激输卵管内像发丝样的纤毛细胞增生,以便于精子和卵子的相向运动及受精卵的宫腔着床;同时还具有促进宫颈内膜腺体分泌黏液的作用,以润滑阴道,利于精子运行和增强阴道的抗菌熊力。在月经中期,雌激素水平达高峰,宫颈黏液的pH值呈碱性,给精子生存提供最佳的留宿微环境。

  孕激素也是由卵巢分泌的激素,在月经周期的后14天即排卵后,孕激素占优势;它使子宫内膜变得肥厚,并进一步促使输卵管纤毛细胞的牛长。雌激素、孕激素均可刺激输卵管黏液的分泌和肌肉收缩,致使部分妇女在月经中期出现一侧腹部针刺样疼痛感,该疼痛又称经间痛。在月经周期后半期,孕激素使宫颈黏液变得稠厚,pH值呈酸性,不利于精子的留宿和生存。此外,孕激素还可减缓由雌激素诱导下的阴道上皮的生长,并使乳房变得丰满和柔韧。

  促卵泡刺激素释放激素(FSH—RH)由位于大脑基底部的下丘脑分泌。人体的下丘脑又称内分泌系统的控制中心,不仅调节生殖系统,同时也调节着性欲、饥饱、口渴、睡眠等其他功能。下丘脑对体力及精神性疾病反应敏感,它通过内分泌系统传递信息,尽可能使月经周期免受与生殖系统无关的因素干扰。在月经周期的最初几天,在处于最低水平的雌激素孕激素刺激下丘脑分泌促卵泡生成素释放激素,促卵泡生成素释放激素促使脑垂体分泌促卵泡激素。

  卵泡刺激素(FsH)由脑垂体分泌。脑垂体位于下丘脑之下,分泌的激素具有多种调节功能,如促甲状腺素调节新陈代谢;泌乳素调节乳汁分泌;缩宫素(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促卵泡激素促进卵母细胞周围的颗粒细胞增生,从而使雌激素、孕激素的水平升高。

  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由下丘脑分泌。在月经中期,当雌激素水平达最高峰时,下丘脑反馈性分泌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激发脑垂体释放黄体生成素,以刺激排卵。

  黄体牛成素(LH)在下丘脑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的刺激下由脑垂体分泌。它刺激排卵的发生,使卵巢释放出未受孕的卵子进入输卵管(输卵管是精子和卵子结合的场所)。卵泡破裂后黄体形成。排卵后8~12天,黄体继续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孕激素占优势)。在月经末期,如卵子末受孕,黄体则迅速萎缩,雌激素、孕激素也相应卜降。当雌激素、孕激素下降到极低水平时,在雌激素作用下增生的子宫内膜不再为受精卵所需要,因而内膜剥脱,月经来潮。

  内分泌紊乱占不孕原因的50%。任何影响激素之问相互作用的因素都可能扰乱月经周期,从而影响受孕。这些因素包括全身性疾病,如高热和精神压力。不知你是否意识到:一个正常规律的月经周期是健康状况良好的标志。

  如果下丘脑对低水平的雌激素没有反应,不分泌促卵泡生成素释放激素或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那么,垂体也就不会分泌促卵泡激素或黄体生成素,排卵则不会发生,自然也就不会受孕。常见的原因是下丘脑或脑垂体受到影响以及神经性厌食、超强度体育训练等。

  卵巢功能紊乱所致的过高或过低的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也可以影响受孕。

  某些药物,特别是镇静剂和调节情绪的药物,可不经下丘脑而影响月经周期,进而阻碍受孕;停药后,受孕能力可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