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慢性肝损害的分类

  药物导致的肝脏损害其病理变化多种多样,临床表现亦变化不同。除了急性肝炎、胆汁淤积、脂肪变性外,还可产生亚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及硬化性胆管炎、血管性损伤和肝肿瘤。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可将药源性肝病分为急性药源性肝损害和慢性药源性肝损害。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慢性肝损害的分类。

  1.亚急性肝炎

  亚急性肝炎的特点是病变处于不同的进展阶段。急性损害时为小叶内坏死及炎性浸润,常伴有的继发性病变为桥状坏死。后期的病变则呈慢性过程,可见汇管区纤维化,有的则见肝细胞呈结节状增生。

  2.慢性肝炎

  甲基多巴、异烟肼等可引起慢性活动性肝炎,其病理变化与自身免疫性活动性肝炎相似,包括肝小叶周围碎片状坏死和小叶内灶性坏死,肝细胞嗜酸性变,嗜酸小体形成。界板破坏,汇管区有浆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以及纤维化形成。

  氯丙嗪、甲睾酮等不但可以引起急性肝内淤胆,还可引起慢性肝内淤胆。肝脏病理显示有毛细胆管内胆栓,肝细胞和枯否细胞内胆色素沉着。小胆管增生和假小胆管形成,但无小胆管破坏性病变和肝硬化。

  3.脂肪肝

  肝组织学呈弥漫性脂肪变性,同时亦可能伴有胆汁淤积。

  4.肝磷脂蓄积症

  以DH剂(一种冠状动脉扩张剂)、马来酸哌克昔林、胺碘酮等所致的肝脏内高度磷脂质沉着。肝脏病理学提示肝小叶内有大量泡沫状肝细胞,含有磷脂质。一般无炎症反应与纤维化。电镜检查肝细胞浆内有很多髓磷脂样呈层状结构的颗粒(磷脂包涵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