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宝宝睡觉抽搐原因在这

  宝宝睡觉时抽动身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打颤”,因为宝宝在出生时就存在惊跳反射,也叫拥抱反射,它表现为:当有突如其来的刺激时,如鞭炮声或其他较响的声音突然出现,甚至是当宝宝感觉到爸爸妈妈的触碰动作时,就会拱起背来,两臂外展伸直,继而屈曲内收到胸前,呈拥抱状,有时,甚至会大声啼哭。别担心,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在3~4个月以后就会逐渐消失。

  宝宝睡觉抽动也是大脑功能暂时性紊乱的一种表现,新生儿的大脑皮层发育尚未完善,所以四肢活动主要靠皮层下中枢来控制,因而会出现四肢不自主、无目的的抖动。随着大脑皮层发育的逐步成熟,孩子四肢活动的“控制权”也逐步由皮层下中枢转移到大脑皮层,四肢的这种不自主抖动亦逐渐消失。

  虽说,宝宝睡觉抽动身体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正常现象,但是有些宝宝抽动发作频繁,发作持续时间长或发作时伴口周青紫或呕吐,发作后宝宝很疲倦等异常的情况我们家长要引起关注,及时咨询专业儿科医生。

  1、缺钙

  宝宝在低钙状态下时,神经膜的兴奋性升高,也会出现各种形式的痉挛和抽搐,所以宝宝睡觉老是打颤也要考虑宝宝是否缺钙。因此,建议家长们如果发现孩子抽动身体过于频繁,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一下是否缺钙。

  2、小儿癫痫

  有一种小儿良性癫痫,叫中央颞区棘波癫痫,是小儿癫痫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多与遗传有关。大多在5~10岁间发病,其中以8~10岁最多见。这种小儿良性癫痫发作和睡眠有明显相关,约51%~78%的患儿是在夜间睡眠中发作的,大多数于睡后30分钟至1个小时内发生,或晨起清醒前发作,也有少数只在白天发作,但常为午睡或困倦时。

  此病在发作时,儿童在清醒时会有颊内侧面、咽部的刺痛感,更常见的是儿童表现为连续的吞咽动作,下颌不能张开,不能说话,孩子常反映“能听见别人说话,但自己说不出来”。家长往往会发现儿童一侧面部阵挛性抽动,随后(或同时)出现同侧肢体抽动。再接着,可发展为全身抽动,此时孩子的意识也丧失了。

  所以,如果家长们发现孩子是这种异常的抽动,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