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宝宝常流口水不是病,但预防湿疹需要学会这招!

  常常有孩爸孩妈来咨询:为什么宝宝都快3岁了,口水还是哗啦啦的流?如果不及时擦掉,衣服就会湿,宝宝的下巴也惨不忍睹。

  宝宝为什么要流口水?

  刚出生的宝宝流口水是很少见的,因为新生儿的唾液腺还不发达,唾液分泌很少。到3-4个月时,唾液开始分泌增多;等到添加辅食后,食物会刺激唾液腺,从而分泌唾液来帮助吞咽,促进消化;出牙时,牙齿不停往外顶的过程会造成牙龈的不适,从而刺激牙龈上的神经,这也会反射性的刺激唾液腺分泌增加;另外,小宝宝很喜欢用手和嘴巴来探索世界,所以经常将玩具、手指等放进嘴巴里不停吸吮,这也会刺激唾液腺的分泌,使口水增多。但是小婴儿的口腔空间小,牙槽浅,吞咽能力还不能跟上口腔内这些过多的液体的增加速度,所以唾液经常流出口外。因此这个时候,流口水很正常,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之后,随着宝宝年龄的增加,牙齿的萌出,口腔深度的增加,宝宝就能慢慢学会及时把嘴巴里的口水吞进去,这时候流口水现象就会逐步减少,甚至消失。

  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时,如维生素缺乏(特别是B族维生素缺乏),发生口腔炎、口腔溃疡或消化不良时,宝宝常会出现口水增多的现象。另外,一些有大脑发育异常的孩子,因为口腔肌肉能力弱,口水不能下咽,也会造成口水增多。

  那如何帮助宝宝从流涎到“默默无涎”?

  虽说口水是宝,但一直流的话,对宝宝幼嫩的皮肤却是极大的挑战,湿疹、感染反复发生,让家长们不堪其扰。因此,需要我们一起努力来帮助宝宝把口水管理起来,最好的方法就是及时练习宝宝的咀嚼、吞咽能力。

  吸吮和咀嚼是完全不同的进食方式。吸吮是婴儿与生俱来的能力,但是咀嚼则需要学习和培养。锻炼宝宝的咀嚼、吞咽能力,能帮助宝宝锻炼口腔肌肉、加深口腔深度,从而增加宝宝口腔的性,及时吞下过多的口水。宝宝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咀嚼训练内容,家长需要为她提供适时的机会。

  如何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呢?

  生后4-6个月是训练宝宝“学习”咀嚼的期。这个时期的宝宝的舌头只会前后运动,将舌尖的食物送到咽部,然后吞下食物。因此宜选择稀糊状食物,耐心尝试。如果食物被舌尖顶出,不要判断为宝宝不喜欢吃而轻易放弃锻炼。

  7-9个月的宝宝会用舌头与上颚将食物碾碎。可以提供较稠的泥糊状食物,并开始尝试添加切碎的软食,反复尝试。不能以是否有牙来作为给宝宝进食固体食物的依据。

  10-12个月的宝宝已学会用牙床咀嚼食物,舌头能左右运动。此期颗粒状食物可由细转粗,宝宝能接受煮软的蔬菜、切碎的肉类等。

  1岁后及时用吸管杯或杯子替代奶瓶,18个月后则不再使用奶瓶。可以先从午餐开始停用,然后是早上和下午,最后是就寝时间。睡前喝奶必须在床下进行,而且要在刷牙之前吃。如果宝宝需要安慰才能入睡,那就为他提供一个喜欢的玩偶或毛毯,而不是奶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