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体外电除颤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电除颤,是以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从而使室颤终止的方法。是治疗心室纤颤的有效方法,对快速型心律失常是一种快速、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措施,但可出现许多并发症。随着急救技术的发展和除颤器的普遍使用,除颤抢救成功率越来越高,临床上成功挽救了成千上万频死患者的生命,但除颤成功并不意味着抢救成功,除颤后出现许多并发症常常危及患者的生命,及时地发现与护理,对维持抢救成功非常重要。我科经电除颤抢救25例患者的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体外电除颤后并发症;观察;护理

  1临床资料2008年1月-2011年10月,入住我科的住院病人中,经除颤抢救获得成功23例,男性18例,女性5例,其中17例为室颤病人除颤,5例为持续性室速病人复律。2例为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室上速转律,1例为顽固性快速房颤病人转律,均采用200J到360J同步或/和非同步电除颤。除颤后每例病人都有不同类型的并发症发生,其中发生心律失常15例,急性肺水肿3例,心律失常合并急性肺水肿2例,胸部皮肤灼伤者2例。

  2观察与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除颤成功后,24h持续心电监护,开放静脉通道并保持通畅,严密监测患者的神志、心率、心律、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及心电示波情况,每15min记录1次,如有异常立即记录并通知医生,给予及时处理。

  2.1心律失常快速心律失常是电除颤的指标,同时电除颤又可诱发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发生,如窦性停搏或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室性心动过速,心脏传导阻滞,心室颤动,房性、室性期前收缩等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均可发生,如果发现不及时,常危及病人的生命。护士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心电图,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备好急救药品,除颤器、简易呼吸器,做好随时抢救的准备。每10min测量血压、心率1次。对快速型心律失常如心房纤颤、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要仔细观察,如若伴有心率大于120次/min或/和BP低于80/50mmHg者,应立即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强心药物静脉推注,随时准备再次电除颤。对缓慢型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心脏传导阻滞、交界性或室性逸搏,如果伴有BP低于80/50mmHg或/和心率低于50次/min,应立即报告医生遵医嘱给阿托品静脉滴注,对再次发生室颤者,立即行360J非同步电除颤,同时还要密切监测血清电解质的变化,注意从静脉补钾时的浓度,速度,宜选择较粗的血管进行,避免疼痛。

  2.2急性肺水肿表现为突发严重的呼吸困难,强迫坐位,病人面色灰白、发绀、大汗、烦躁、频繁咳嗽,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重者可出现神志模糊,救治不及时常危及患者生命。发现病人有呼吸困难、烦躁时,应立即通知医生,给予高流量6-8L/min氧气吸入,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人的面色是否发绀,痰的性状和颜色,立即将病人取端坐位,双下肢下垂,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扩张血管,平喘对症处理。对清醒者给予心理安慰。在应用硝普钠等血管活性药物时,用微量输液泵持续泵入。

  2.3体循环栓塞和肺循环栓塞。除颤易使心腔内新形成的栓子脱落,而造成栓塞。护士应观察患者肢体的运动及血液循环情况,如有无肢体水肿,青紫,疼痛,皮肤温度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肢体动脉栓塞。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为猝死性,症状多样性及非特异性,因此要密切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节律强弱,及临床症状和体征,监测指端血氧饱和度,心电示波,一旦发现有栓塞形成,应卧床休息,禁止搬动病人,防止栓子再次脱落,使用抗凝血药物治疗时,每4-6h检测APTT1次,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2.4胸部皮肤灼伤多因为使用导电糊做偶合剂时,电极板上涂抹不完全引起。烧伤处给予烧伤湿润膏2次/d涂抹患处,保持局部皮肤清洁,避免皮肤磨擦,1周内可痊愈。

  3健康教育电除颤同时也是一种心肌电损伤,病人会感到全身乏力,应卧床休息,保证病人充分的休息与睡眠。病情好转后,给予低盐低脂高蛋白饮食,少食多餐,病情稳定后可根据心功能分级,指导病人活动。除颤抢救成功后,护士应给予心理疏导消除恐惧,必要时给予镇静剂。安慰鼓励病人,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嘱病人在感到不适时,及时就医,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积极接受和配合治疗。针对患者的慢性病史,我们向其家人及其本人讲解诱发病人病情加剧的因素。如各种感染,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情绪激动、劳累、饮食不当,如饱餐、排便用力等均可加重心脏负担而加重病情。严格按医嘱服药,定期复查。条件允许时,反复发作的室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应尽早安装除颤起搏器或经皮导管射频消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