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贫血是怎么分类的

  贫血是外周血液血液循环系统中红细胞容量低于正常水平而导致的组织供氧不足综合征。在我国血液病的学家认为:在我国的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状态)<110g/L,妊娠的妇女血红蛋白<100g/L就提示有贫血的出现。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贫血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贫血进展的速度:可以将贫血分为急性贫血和慢性贫血。前者往往出现为急性的大出血或者是血管内发生溶血,而慢性贫血常常见于一些慢性疾病导致的长期慢性失血或者是红细胞生成的障碍。

  2、按红细胞形态:可以将贫血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这个分类在临床上必须有明确的实验学检验的标准限定。大细胞性贫血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肝疾病等;正细胞性贫血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等疾病;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多见于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以及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3、按血红蛋白浓度:可以将贫血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贫血。目前临床上规定将血红蛋白>90g/L称为轻度贫血;血红蛋白在60~90g/L之间称为中度贫血;血红蛋白在30~60g/L之间称为重度贫血;而血红蛋白<30g/L为极重度贫血。

  4、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可以将贫血分为增生不良性(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增生性贫血(除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外的贫血)等。

  5、按病因和发病机制:这种分类方法更具有临床价值,可以将贫血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包括造血干祖细胞异常、造血调节异常、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导致的贫血)、红细胞破坏增多性贫血和失血性贫血。

  贫血可以由多种因素造成具有不同临床特点的贫血类型,对于贫血的治疗,关键是要明确病因,针对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当然贫血患者平时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一些贫血的相关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