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中药贴敷治疗小儿咳嗽

  中药穴位贴敷属于中医临床外治法的一种,在儿科临床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尤其对于小儿肺热咳嗽的治疗,更有着极佳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咳嗽一证,一年四季皆可发病,尤以冬春季气气候变化之时为多,常可直接影响肺气的喧肃,气逆成咳。同时,小儿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其更容易发生,是临床上儿童肺系疾患中最常见的一种证候。《颅囟经》中提出小儿为“纯阳之体”的观点,为我们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小儿的体质特点决定了小儿患病热证较多,故在临床工作中我科坚持运用自创中药穴位贴敷的方法治疗小儿肺热咳嗽,并对其中92例患儿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1、1病例选择:本临床观察所选择的92名患儿均为我院儿科门诊患者。排除发热及局部皮肤感染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两组,每组均有46例。经相关统计学分析,两组患儿在男女比例、病情轻重、病程长短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的诊断治疗及治疗判定均由固定医师完成。

  1、2诊断标准:①咳嗽②痰黄粘稠或咳痰不爽③气喘④咽干⑤喉痛。第①项为必备症状,此外②-⑤4项中具有1项以上者,便可诊断。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从灸麻黄、吴茱萸、延胡索、杏仁、细辛、白芥子、冰片,按一定比例烘干研成细末备用,鲜生姜榨汁备用。使用时,取混合药末,用鲜姜汁调匀糊状,点少许麝香,制成2cm圆饼贴敷于穴位上,用特制贴敷胶布固定,儿童三十分钟至两小时,每日一次。常规贴敷穴位:膻中,两侧定喘、肺俞、膈俞及脾俞。随证取穴:膏育(双),肾俞(双),天突。另外以吴茱萸研粉,用醋调成糊状,如上所述制成药贴,贴于双脚涌泉穴上。每次约2小时左右,连续5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射干麻黄汤口服,5天为一个疗程。

  2、2注意事项:贴敷时间根据个人情况可灵活调整,有的患者贴敷5分钟就自觉局部发热、瘙痒、胀痛,贴敷可提前结束。局部出现大小不等水泡,均为正常现象,不必特殊处理,但要防止感染。现代医学研究,药物刺激局部发红发泡,起到一种“微面积的化学性,烧伤性刺激作用”,通过复杂的神经反射机理,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从而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有疼痛者,其程度与个体差异有关,轻中度无需处理,重度可提前揭去药贴。过敏者,主要是因药物或胶布刺激皮肤所致,应在贴敷前仔细询问本人及家族过敏史,及留意贴后反应。夏季可相对缩短贴敷时间。

  3治疗效果

  3、1疗效标准痊愈:咳嗽消失,无喉间痰鸣声,双肺无干湿音;好转:咳嗽减轻,喉间少量痰鸣,双肺呼吸音粗或偶闻痰鸣音;无效:咳嗽不减,喉间痰鸣漉漉,双肺闻及干湿音。

  3、2治疗效果:

  4讨论:

  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外治方法。在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治疗的需要,将各种不同药物制成不同的相应的剂型,贴敷于一定的穴位上,通过药力作用于肌肤表面,传于经络、脏腑,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类方法。穴位贴敷疗法的应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国内外影响广泛,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21世纪绿色医疗已成为时尚,给患者提供安全、方便等就诊过程,多采用无害的天然药物和自然疗法。现在人类健康概念的更新,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发生了变化,渴望采用天然药物和自然疗法代替部分化学药品。穴位贴敷疗法操作简便易学,使用安全,毒性作用又极小,被广大患者尤其儿科患儿所接受。特别是对于患儿服药不配合的,和使用各种抗生素过敏的尤为适宜。

  穴位贴敷法是药物加腧穴的双重治疗,疗效加倍。《黄帝内经-灵枢》记载:“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节之交三百六十五合;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指出,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里表,是一起疾病的反应部位。腧穴是经气游行出入体表之点,有有反映疾病的作用。穴位贴敷法既治疗局部病变,又可通过经络腧穴与脏腑联系治疗全身疾病。肺俞,脾俞,肾俞都为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肺俞是肺之背俞穴,肺之募穴乃治咳嗽之要穴,常用于治疗咳嗽上气,胸满喘逆;脾俞多用于治疗脾胃肠疾患,此处用于培土生金。膻中为气之会穴,豁痰利窍,调气降逆。定喘为经外奇穴,治疗呼吸道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为常用穴。涌泉为足少阴肾经所属,治疗小儿惊风,舌干,咽喉肿痛、咳嗽气短,喘逆,咳血。膏育为足太阳膀胱经,对于慢性虚损性的咳嗽,完骨不化时多采用。天突属任脉,在哮喘、咳嗽、咳出脓血,咽喉肿痛,梅核气时常选用。

  《理瀹骈文》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发耳”说明内服有效药物也可用于外敷治疗。药物的不同气味都可通过经络直达病所发挥治疗作用,使用无异于内服疗法。现在医学解释,药物通过释放、穿透、吸收的皮肤吸收过程,而进入体循环产生全身作用。药理分析证实,部分中药有抗菌、抗病毒的化学成分。穴位贴敷还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能增强机体非特异免疫力,降低过敏性。通过穴贴治疗减少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也能证实此点。现代医学研究还认为穴位给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明显高于一般常规给药,穴位对药具有敏感性和放大效应。皮肤吸收药物,极少通过肝脏,也不经消化道,避免肝脏及消化道中各种消化酶,消化液对药物成分的分解破化,有减少肠胃的诸多不良刺激反应。儿童五脏娇弱,且常不配合口服及静点药物,所以此疗法具有简、便、效、廉、验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