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为什么会有慢性中耳炎

  中耳炎发病机制复杂,有时会由于多个因素或病因同时存在而引发病症,临床表现为以耳内间断或持续性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等,同时还伴有发热、呕吐等全身不适症状。中耳炎的发病机制是由于黏液蛋白分泌过多,黏膜纤毛无法及时清除从而导致中耳腔出现积液,杀灭细菌后残余的一种炎症反应。此外中耳炎还可能由管内功能障碍引发的中耳部黏膜炎症或反复压力调节障碍引起新发的脓液渗出。

  一、咽鼓管机能发育不全

  由于婴幼儿的咽鼓管较成人短、平、软,咽鼓管尚未发育完全,在进食过程中食物容易从胃食管反流至中耳,引起咽鼓管的功能障碍继而导致细菌感染的出现。

  二、呼吸道病毒及病原体

  引起中耳炎的主要病原体是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及流感嗜血杆菌。其中最常见的病毒是鼻病毒与呼吸道合胞病毒。

  三、免疫系统发育不全

  鼻咽部所分泌的分泌型IgA及IgG是防止中耳炎的重要的物质,具有防止病原体的粘附并清除鼻咽部菌群的作用。缺乏IgA的中耳炎患儿容易出现复发的可能,由于患儿体内免疫反应机制尚未成熟,其体内特异性抗体水平较低,无法完全作用于细菌黏多糖夹膜,从而导致中耳炎的发生。

  四、环境作用

  长期处于吸烟或二手烟环境、早产或先天性不足导致体质虚弱者、奶嘴、安抚奶嘴等喂食器具清洁不当等各种环境因素都会提高中耳炎的患病率,此外非母乳喂养的婴幼儿患有中耳炎的几率也会相对较高。

  形成慢性中耳炎的因素复杂,内部因素可归为咽鼓管发育不全及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外部因素则是病原体侵袭和环境所造成。慢性中耳炎好发于儿童群体,部分患儿会因为一侧或双侧听力损伤出现部分行为改变和交流障碍表现,如不及早发现并治疗将随着病情发展为危险型化脓性中耳炎并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