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口炎与真菌性口炎区别
在临床上,膜性口炎与真菌性口炎是两种不同的口腔疾病。一般情况下,两者间可能存在病因、症状、病变特点、相关因素、治疗方法等不同的区别。
1、病因:膜性口炎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细菌引起,细菌在口腔内引起感染,导致口腔黏膜上出现黏膜膜状病变。真菌性口炎由念珠菌属真菌感染引起,其中常见的是白色念珠菌,当其在口腔内过度生长时会导致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斑块或乳凝样渣滓。
2、症状:膜性口炎常见症状可能有口腔黏膜出现灰白色膜状病变,患者可能伴有口腔疼痛、发热、食欲不振、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真菌性口炎的特征性症状为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斑块或乳凝样渣滓,斑块可在擦去后留下红、糜烂的黏膜。
3、病变特点:一般情况下,膜性口炎的病变区域呈现膜状覆盖,易于剥离,暴露的黏膜表面呈现红、光滑。真菌性口炎病变区域呈现白色斑块或乳凝样渣滓,有时可见舌苔增厚,不易被擦去。
4、相关因素:膜性口炎常见于感染性疾病、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下,也可能由于口腔卫生差引起。真菌性口炎常见于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功能低下、口腔卫生差、口腔干燥等情况下,尤其是在接受放化疗或长期使用类固醇药物的患者中较为常见。
5、治疗方法:在治疗上,膜性口炎通常采取口腔抗菌药物、漱口液等治疗,严重者可能需要进行膜剥术以清除病变组织。真菌性口炎主要采取抗真菌药物,如口服或局部使用的抗真菌洗口液、药膏等治疗,同时要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干燥的患者需要适当补充水分。
大多数情况下,治疗时需根据详细病因而定。如果疑似出现口腔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口腔科医生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