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杨栌耳
·《中药大辞典》:杨栌耳
【别名】杨庐耳(《政和本草》)。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寄生于杨栌树上的木耳。
【原形态】植物形态参见“木耳”条。
【性味】《本草拾遗》:“平,无毒。”
【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老血结块,破血,止血。煮服之。”
【摘录】《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杨栌耳
【别名】杨庐耳
【英文名】Jews Ear on Japanese Weigela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
药材基源:为寄生于忍冬科植物半边月杨栌树上的木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uricularia auricula(L.ex Hook.)Underw.[Tremella auricula L.ex Hook.];Auricularia polytricha(Mont.)Sacc.[Hirneola polytricha Mont.];Auricularia delicata(Fr.)P.Henn.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栎、榆、杨、槐等阔叶树腐木上。
2、生于杨、柳、桑、槐等阔叶树腐木上。
3、生于阔叶树腐木上。
资源分布:1。分布于全国各地,各地还有人工栽培。
2、分布于全国大部分省区,各地有人工栽培。
3、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原形态】
1、木耳子实体丛生,常覆瓦状叠生。耳状。叶状或近林状,边缘波状,薄,宽2-6cm,最大者可达12cm,厚2mm左右,以侧生的短柄或狭细的基部固着于基质上。初期为柔软的胶质,粘而富弹性,以后稍带软骨质,干后强烈收缩,变为黑色硬而脆的角质至近革质。背面外面呈弧形,紫褐色至暗青灰色,疏生短绒毛。绒毛基部褐色,向上渐尖,尖端几无色,(115-135)μm×(5-6)μm。里面凹入,平滑或稍有脉状皱纹,黑褐色至褐色。菌肉由有锁状联合的菌丝组成,粗约2-3.5μm。子实层生于里面,由担子、担孢子及侧丝组成。担子长60-70μm,粗约6μm,横隔明显。孢子肾形,无色,(9-15)μm×(4-7)μm;分生孢子近球形至卵形,(11-15)μm×(4-7)μm,无色,常生于子实层表面。
2、毛木耳子实体初期杯状,渐变为耳状至叶状,胶质、韧,干后软骨质,大部平滑,基部常有皱褶,直径10-15cm,干后强烈收缩。不孕面灰褐色至红褐色,有绒毛,(500-600)μm×(4.5-6.5)μm,无色,仅基部带褐色。子实层面紫褐色至近黑色,平滑并稍有皱纹,成熟时上面有白色粉状物即孢子。孢子无色,肾形,(13-18)μm×(5-6)μm。
3、皱木耳子实体群生,胶质,干后软骨质。幼时杯状,后期盘状至叶状,(2-7)cm×(1-4)cm,厚5-10mm,边缘平坦或波状。子实层面凹陷,厚85-100μm,有明显的皱褶并形成网格。不孕面乳黄色至红褐色,平滑,疏生无色绒毛;绒毛(35-185)μm×(4.5-9)μm。孢子圆柱形,稍弯曲,无色,光滑,(10-13)μm×(5-5.5)μm。
【归经】脾;肝;大肠经
【性味】甘;苦;平;无毒
【功能主治】化瘀;止血。主瘀阻血凝;症瘕结块;痔疮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2g;或炖服。
【各家论述】《本草拾遗》:主老血结块,破血,止血。煮服之。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