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鬼箭锦鸡儿
·《中药大辞典》:鬼箭锦鸡儿
【别名】着母香(藏名)
【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为豆科植物鬼箭锦鸡儿的皮、茎、叶。8~9月采收。
【生境分布】生山坡灌丛中。分布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四川和西北等地。
【原形态】
鬼箭锦鸡儿,又名:冠毛锦鸡儿。
灌木,高1~3米。直立或匍匐状,基部分枝;树皮绿灰色、深灰色或黑灰。枝叶密生,因叶轴不脱落,形成许多针刺,幼时被白长毛。羽状复叶,小叶4~6对,线状长椭圆形,长7~24毫米,阔1.5~7毫米,先端圆或尖,具针尖,基部圆形,被密长柔毛,绿色,全缘;托叶先端成刚毛状,不硬化成针刺,呈千膜质,花单生于叶腋;苞片1枚,线形;花萼钟状简形,长14~17毫米,被长柔毛,萼齿披针形;花冠白色至玫瑰色、浅红色,旗瓣阔倒卵形,向基部渐狭成长爪,翼瓣上端稍阔或等阔而几成线形,龙骨瓣先端斜截而稍凹,基部有齿状耳形物;子房具长毛。荚果筒状,长约3.5厘米,被柔毛,具长尖头。花期6~7月。果期8~9月。
【化学成分】含生物碱、甙类、鞣质、皂甙、黄酮类、挥发油和糖类。嫩枝中含杨梅树皮素、槲皮素、异鼠李素、槲皮素-3-α-l-鼠李呋喃糖甙、异鼠李素-3-α-l-鼠李呋喃糖甙、槲皮素-3-β-D-半乳吡喃糖甙、异鼠李素-3-β-D-半乳吡哺糖甙、槲皮素-3-β-D-木吡喃糖甙和异鼠李素-3-α-l-阿呋喃糖甙。
【归经】入肝、脾、肾三经。
【性味】甘,平。
【注意】孕妇禁用。
【功能主治】接筋续断,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治跌扑损伤,风湿筋骨疼痛,月经不调,乳房发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
【复方】
鬼箭锦鸡儿,配当归、自然铜、续断、秦艽、赤芍、乳香、五灵脂,治跌扑损伤。
配秦艽、羌活、豨莶草,泡酒服,治风湿筋骨疼痛。
配益母草、当归,治月经不调。配蒲公英,治乳腺炎。(性味以下出《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鬼箭锦鸡儿
【别名】鬼见愁、狼麻
【英文名】Bark or stem of Shagspine Peashrub
【出处】出自《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鬼箭锦鸡儿,配当归、自然铜、续断、秦艽、赤芍、乳香、五灵脂,治跌扑损伤。配秦艽、羌活、豨莶草,泡酒服,治风湿筋骨疼痛。配益母草、当归,治月经不调。配蒲公英,治乳腺炎。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鬼箭锦鸡儿的根及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agana jubata(Pall.)Poi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枝叶,晒干;秋季采挖根部,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0-5000m的山坡或山顶灌木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地。
【原形态】鬼箭锦鸡儿多刺矮灌木,高l-2m。基部分枝,茎多刺,树皮深灰色至黑色。偶数羽状复叶,小叶4-6对;叶轴宿存并硬化成刺,长5-7cm;叶密集于枝的上部,小叶长椭圆形至线状长椭圆形,长7-24mm,宽1.5-7mm,先端圆或急尖,有针尖,两面疏生柔毛,网脉不明显;托叶与叶柄基部贴生,不硬化成刺。花单生,长2.5-3.5cm,花梗极短,基部有关节;花萼筒状,长l4-17mm,密生长柔毛,基部偏斜,萼齿5,披针形;长为萼筒的1/2;花冠蝶形,淡红色或近白色;子房长椭圆形,密生长柔毛。荚果长椭圆形,长约3cm,宽约7mm,密生丝状长柔毛。花期5-7月,果期7-8月。
【化学成分】含生物碱、甙类、鞣质、皂甙、黄酮类、挥发油和糖类。嫩枝中含杨梅树皮素(Myricetin)、槲皮素(Quercetin)、异鼠李素(Isorhamnetin)、槲皮素-3-a-l-鼠李咳喃糖甙(Quercetin-3-a-l-rhamnofuranoside)、异鼠李素-3-a-l-鼠李呋喃糖甙、槲皮素-3-β-半乳吡喃糖甙(Quercetin-3-β-D-galactopyranoside)、异鼠李素-3-β-D-半乳吡喃糖甙、槲皮素-3-D-木吡喃糖甙(Quercetin-3-β-D-xylopyranoside)和异鼠李素-3-a-l-阿呋喃糖甙(lsorhamnetin-3-a-l-arabofuranoside)。
【归经】肝;脾;肾经
【性味】辛、苦、涩;微寒
【注意】孕妇禁用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降压。主乳痈,疮疖肿痛,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熬膏敷。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