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中药材:勒鱼

  ·《中药大辞典》:勒鱼

  【别名】鳓(《篇海》),鲞鱼(《正字通》),鲙鱼、白鳞鱼、克鳓鱼、火鳞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

  【出处】《纲目》

  【来源】为鲱科动物鳓鱼的肉。

  【生境分布】分布很广,北自辽宁,南达海南均有。

  【原形态】

  体长而宽,很侧扁;背缘窄,腹缘较背缘隆凸。体长约40厘米左右。头小,头上部通常有2条隆起的嵴,由吻部达头后方。口大,向上倾斜。下颌发达,前颌骨小而短;上颌骨宽而短,后端达眼的中伺。上下颌、胯骨及舌上均有细齿。鳞薄。形圆,无侧线,体侧纵列鳞49~53,横列鳞15。腹部有硬锯齿状棱鳞,腹鳍前为24~27,腹鳍后为12~15。背鳍短,15~17,起点距吻端及尾鳍基之距离相等,而在腹鳍起点后有一相当距离。臀鳍长,47~50,基部长约为背鳍基部的3倍。胸鳍末端几达腹鳍。腹鳍极短小。尾鳍深叉形。体两侧及下方银白色;体背、吻端、背鳍和尾鳍淡黄绿色;其他各鳍白色。

  夏季到浅海或河口产卵,平时均居于深海中。主要食物为鱼类、头足类等动物。

  【归经】《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经。”

  【性味】

  ①《纲目》:“甘,平,无毒。”

  ②《医林纂要》:“甘咸,平。”

  【注意】《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发风,醉者更甚。”

  【功能主治】

  ①《纲目》:“开胃,暖中。”

  ②《随息居饮食谱》:“补虚。”

  【摘录】《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勒鱼

  【别名】鳓、鲞鱼、白鳞鱼、克鳓鱼、火鳞鱼、快鱼、力鱼、白力鱼、曹白鱼

  【英文名】Slender shad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勒鱼,出东南海中。以四月至,渔人设网候之,听水中有声则鱼至矣。有一次、二次、三次乃止。状如鲥鱼,小首细鳞,腹下有硬刺,如鲥腹之刺。头上有骨,合之如鹤喙形。干者谓之勒鲞,吴人嗜之。

  【来源】

  药材基源:为鲱科动物鳓鱼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lisha elongata(Bennett)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捕捞,捕后,去鳞片及内脏,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为近海回游性中上层鱼类,主食桡足类、头足类及鱼类等小动物。每年春夏集群由外海游向近岸、河口一带泥沙底质的浅水产卵,卵浮性,卵径2.2-2.4mm,怀卵量14万-16万粒。

  资源分布:我国从北到南沿海及台湾均有分布。

  【原形态】鳓鱼,体很侧扁,一般体长约40cm,大者可达49cm。头中等大,头上部通常有2条低隆的嵴。吻短,略上翘。眼大,脂眼睑发达,遮盖眼的1/2。口小,口裂近垂直,上颌骨末端圆钝。下颌发达,上下颌、腭骨和舌上均具细牙。鳃盖膜彼此分离,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6,鳃耙较粗(11-12)+(23-24)。体被薄圆鳞,纵列鳞52-54,横列鳞15。列侧线,腹部窄而尖,有锯齿状的锐利棱鳍,腹鳍前为23-27;腹鳍后为123-15;胸鳍和腹鳍基部有腑鳞。背鳍15-17。臀鳍48-50,其其底长约为背鳍基长的4倍。胸鳍16-17,向后伸达腹鳍基。腹鳍甚小,位于背鳍前下方。尾鳍叉形,下叶略长于上叶。体背黄绿或蓝绿色,体侧银白色。背鳍、胸鳍和尾鳍黄绿色。其他各鳍色淡。

  【化学成分】肉含蛋白质(protein),脂肪(fat),钙,磷,铁,核黄素(riboflavin),烟酸(nicotinic acid)和硫胺素(thiamine)。

  【归经】脾;胃经

  【性味】味甘;性平

  【注意】不宜多食。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养心安神。主脾虚泄泻;消化不良;噤口不食;心悸怔忡

  【用法用量】内服:焙干研末,每次5g,或煮食。

  【各家论述】

  1、《纲目》:开胃,暖中。

  2、《随息居饮食谱》:补虚。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