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中药材:芦莉草叶

  ·《中药大辞典》:芦莉草叶

  【别名】红楠草(《广州植物志》)

  【出处】《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爵床科植物芦莉草的叶。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分布广东、云南等地。

  【原形态】

  芦莉草,又名:小苞爵床。

  一年生草本,柔弱,高20~50厘米,稍被毛或近秃净;分枝披散或下部伏地。叶对生;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5厘米,全缘,上面散生透明的偃粗毛和无数针状结晶的小线条。花无柄,单生于上部叶腋内;小苞片叶状,卵形、椭圆形至匙形,长1~1.5厘米;萼长约5毫米,5深裂,裂片线形;花冠白色或浅蓝色,管状,上部膨大而一侧肿胀,裂片5,长1.2~1.6厘米,外面稍被毛;雄蕊2长2短,花药2室。子房上位,2室。蒴果棒状,长约1.2厘米,每室有种子4~6颗,聚生于中部以上。花期秋季。

  【功能主治】《广州植物志》:“捣烂可敷疡痛、溃疮、刀伤、牙痛及腹痛。”

  【摘录】《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芦莉草叶

  【英文名】Leaf of Creeping Dipteracanthus

  【出处】出自《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

  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双翅爵床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pteracanthus repens(L.)Hassk.[Ruellia repens 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边或荒山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原形态】双翅爵床多年生披散草本,高15-50cm。茎膝曲状,下部常伏地,稍被毛或无毛。叶对生;叶柄长3-5mm;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圆,全缘,上面散生透明的粗毛和无数针状结晶的小线条。花无梗,单生于上部叶腋内;小苞片叶状,卵形、椭圆形至匙形,长1-1.5cm;萼5深裂,长约5mm,裂片线形;花冠白色或浅蓝色,管状,上部膨大而一侧肿胀,裂片5,长约1.5cm,外面稍被毛;雄蕊2强,花药2室;子房上位,2室。蒴果棒状,长约1.2cm。每室有种子4-6颗,聚生于中部以上。花期春季。

  【性味】味微苦;辛;性寒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止痛。主痈肿溃疡;刀伤;牙痛;腹痛

  【用法用量】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广州植物志》:捣烂可敷疡痛、溃疮、刀伤、牙痛及腹痛。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