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落新妇
·《中药大辞典》:落新妇
【别名】小升麻(《本草拾遗》),术活(《四川中药志》),马尾参、山花七、阿根八、铁火钳(《贵州草药》)。红升麻、马尾参、野开麻、虎麻。
【出处】《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落新妇等的全草。秋季采收。
【生境分布】多生于山阳坡地的疏林或草丛中。分布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高45~60厘米,根茎粗大。基生叶为2~3回3出复叶,小叶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长3~10.5厘米,宽2~5厘米,先端长锐尖,基部圆形,两侧不对称,边缘有尖锐的重锯齿,两面均生刚毛,尤以叶脉上为多。花茎直立,高30~50厘米,下部有鳞状毛,上部密生棕色长柔毛,花几无梗,成窄圆锥花序;萼筒浅杯状,5裂,带黄色;花瓣5,白色或紫色,长约为萼的4倍;雄蕊10,花丝青紫色,花药青色,成熟后呈米色;心皮2,离生,基部连合,子房半上位。蓇葖果,有多数种子。花期6~7月。果期8月。
【化学成分】全草含氢氰酸。花含槲皮素。落新妇属含2-羟基苯乙酸。
【性味】
①《四川中药志》:“性凉,味苦,无毒。”
②《贵州草药》:“性平,味辛。”
【功能主治】
祛风,清热,止咳。治风热感冒,头身疼痛,咳嗽。
①《本草经集注》:“(根)解毒。用叶挼作小儿浴汤,主惊忤。”
②《四川中药志》:“清热止汗,治头痛项强及腰脊疼痛。”
③《贵州草药》:“清热解表,祛痰止咳,敛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8钱;或浸酒。
【复方】
①治风热感冒:马尾参五钱,煨水服。(《贵州草药》)
②治肺痨咳血、盗汗:马尾参、土地骨皮、尖经药、白花前胡各五钱。煨水服,一日三次。(《贵州草药》)
【备注】同属植物华南落新妇极似本种,但植株较大,高可达3尺。小叶先端骤狭为长尖头,花序被腺毛,花白色或淡红色。与落新妇功效相同。分布长江以南各地。
【摘录】《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落新妇
【别名】小升麻、术活、马尾参、山花七、阿根八、铁火钳、巴日斯-敖鲁素、金尾蟮
【英文名】Herb of Chinese Astilbe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本草拾遗》:今人多呼小升麻为落新妇,功用同于升麻,亦大小有殊。
【来源】
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落新妇、大落新妇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ilbe chinensis(Maxim.)Franch.et Sav.[Hoteia chinensis Maxim.;Astilbe chinensis(Maxim.)Franch.et Sav.var.davidii Franch.];Astilbe grandis Stapf ex Wils.[A.chinensis var.koreana Kom.;A.koreana(Kom.)Nakai;A.austrosinensis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落新妇生于海拔400-3600m的山坡林下阴湿地或林缘路旁草丛中。
2、大落新妇生于海拔400-2000m的山谷、溪边和林中。
资源分布:1。落新妇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南及陕西、宁夏、甘肃、山东、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2、大落新妇分布于东北及山东、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原形态】
1、落新妇多年生直立草本,高45-65cm。被褐色长柔毛并杂以腺毛;根茎横走,粗大呈块状,被褐色鳞片及深褐色长绒毛,须根暗褐色。基生叶为二至三回三出复叶,具长柄,托叶较狭;小叶片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长2.5-10cm,宽为1.5-5cm,先端通常短渐尖基部圆形、宽楔形或两侧不对称,边缘有尖锐的重锯齿,两面均被刚毛,脉上尤密;茎生叶2-3,较小,与基生叶相似,仅叶柄较短,基部钻形。花轴直立,高20-50cm,下端具鳞状毛,上端密被棕色卷曲长柔毛;花两性或单性,稀杂性或雌雄异株,圆锥状花序对茎生叶而生出;苞片卵形,较花萼长1.5mm,萼筒浅杯状,5深裂;花瓣5,窄线状,长约5mm,淡紫色或紫红色;雄蕊10,花丝青紫色,花药青色,成熟后呈紫色;心皮2,基部连合,子房半上位。蒴果,成熟时橘黄色。种子多数。花期8-9月。
2、大落新妇本种与落新妇的区别在于:小叶片通常短渐尖。圆锥花序宽达17cm;花序轴被腺毛;花瓣白色或紫色。花期5-6月,果期8-9月。
【性状】
1、落新妇全草皱缩。茎圆柱形,直径1-4mm,表面棕黄色;基部具有褐色膜质鳞片状毛或长柔。基生叶二至三回三出复叶,多破碎,完整小叶呈披针形、卵形、阔椭圆形,长1.8-8cm,宽1-4cm,先端渐尖,基部多楔形,边缘有牙齿,两面沿脉疏生硬毛;茎生叶较小,棕红色。圆锥花序密被褐色卷曲长柔毛,花密集,几无梗,花萼5深裂;花瓣5,窄条形。有时可见枯黄色果实。气微,味辛、苦。
2、大落新妇茎直径1-6mm。表面被褐色长柔毛和腺毛。基生叶为复叶,完整小叶卵形或长圆形,长2-10cm,宽1-5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心形或楔形,边缘有锐重锯齿,上面被糙伏腺毛,下面沿脉生短腺毛;茎生叶较小。圆锥花序密生短柔毛和腺毛。有时可见果实,长约5mm。气微,味苦。
【化学成分】叶含水杨酸(salicylic acid),2,3,二羟基苯甲酸(2,3,dihydroxybenzoic acid)。
【归经】肺经
【性味】凉;苦;无毒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止咳。主风热感冒;头身疼痛;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8钱;或浸酒。
【复方】①治风热感冒:马尾参五钱,煨水服。(《贵州草药》)②治肺痨咳血、盗汗:马尾参、土地骨皮、尖经药、白花前胡各五钱。煨水服,一日三次。(《贵州草药》)
【各家论述】
1、《本草经集注》:(根)解毒。用叶挼作小儿浴汤,主惊忤。
2、《四川中药志》:清热止汗,治头痛项强及腰脊疼痛。
3、《贵州草药》:清热解表,祛痰止咳,敛汗。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