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中药材:松球

  ·《中药大辞典》:松球

  【别名】松实(《别录》),松元(《重庆草药》)。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松科植物油松或马尾松、云南松等的球果。

  【化学成分】种仁含蛋白质15.3%,脂肪63%,碳水化物13%。

  【性味】《别录》:“味苦,温,无毒。”

  【功能主治】

  治风痹,肠燥便难,痔疾。

  ①《别录》:“主风痹寒气,虚羸少气,补不足。”

  ②《纲目拾遗》:“治白点风。”

  ③《本草求原》:“补气,散风寒。”

  ④《重庆草药》:“治痔疮。”

  ⑤《陕西中药志》:“润肠,通大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煎水洗。

  【复方】

  ①治白点风:先以葱、花椒、甘草三味煎汤洗,再以青嫩松球蘸鸡子白,硫黄,同磨如粉,搽上八、九次。(《周益生家宝方》)

  ②治痔疮:松果十二个,皮硝五钱,芙蓉花、枳壳、蛤蟆叶各适量,煎水洗。(《重庆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松球

  【别名】松实、松元、松果、小松球、松塔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1、《本草纲目拾遗》:松球,即山松所结卵球,初青,久则裂作鳞甲形,片片四开而坠。入药取青嫩者。

  2、《本草纲目》松下列松实,云见果部,不知果部乃海松子,出关东,与山松异。山松球内、老亦有子,细如粟米,不中食品。

  【来源】

  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油松、云南松的球果。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inus massoniana Lamb.2。Pinus tabulaeformis Carr.3。Pinus densiflora Sieb.et Zucc4。Pinus thunbergii Parl

  采收和储藏:春末夏初采集,鲜用或干燥备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1500m以下山地。

  2、生于海拔100-2600m的山地。

  3、生于温带沿海山地和平原。

  4、生于东部沿海山地。

  5、生于1000-2800m的山林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2、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河南、山东、江苏等地。

  3、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苏。南京一带有栽培。

  4、分布于辽宁、山东、江苏等地;武汉、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多有栽培。

  5、分布于西南地区及广西。

  【原形态】

  1、乔木,高达45m,胸围1.5m。树皮红褐色,下部灰褐色,成不规则长块状裂。小枝常轮生,淡黄褐色,无白粉,无毛;冬芽卵状圆柱形,褐色,先端尖,芽鳞边缘丝状,先端尖或有长尖头。叶针形,2针一束,稀3针一束,长12-30cm,细长而柔软,叶缘有细锯齿,树脂道约4-8个,在背面边生,或腹面也有2个边生;叶鞘初呈褐色,后渐变成灰黑色,宿存。雄球花淡红褐色,圆柱形,弯垂,长1-1.5cm,聚生于新枝下部苞腋,穗状;雌球花单生或2-4个聚生于新枝顶端,淡紫红色。球果卵圆形或圆锥状卵形,长4-7cm,径2.5-4m,有短梗,下垂,熟时粟褐色;中部种鳞近长圆状倒卵形,长约3cm;鳞盾菱形,微隆起或平,鳞脐微凹,无刺。种子长卵圆形,长4-6mm,连翅长2-2.7cm。花期4-5月,果熟期翌年10-12月。

  2、乔木,高达25m,胸围可达1m以上。树皮灰褐色,呈不规则鳞甲状裂,裂隙红褐色。枝轮生,小枝粗壮,淡橙黄色或灰黄色;冬芽宽椭圆形,先端尖,红褐色。叶针形,2针一束,深绿色,粗硬,长10-15cm,径约1.5mm,边缘有细齿,两面有气孔线;叶鞘初时淡褐色,渐变成暗灰色。雄球花圆柱形,长1.2-1.8cm,在新枝上聚生成穗状;雌球花序阔卵形,长7mm,紫色,着生于当年新枝上。球果卵形或圆卵形,长4-9cm,有短梗,向下弯垂,熟时淡黄色或淡褐黄色,宿存数年之久;中部种鳞近长圆状倒卵形,长1.6-2cm,鳞盾肥厚,隆起或微隆起,扁菱形或菱状多角形,横脊显着,鳞脐凸起有尖刺。种子卵圆形或长卵圆形,淡褐色,有斑纹,连翅长1.5-1.8cm。花期4-5月,果熟期翌年10月。

  3、乔木,高达30m,胸围达1.5m。树皮橘红色,不规则鳞片状脱落。一年生枝淡黄色或红黄色,微有白粉,无毛;冬芽长圆状卵圆形,暗红褐色,针叶2针一束,长5-12cm,径约1mm,先端微尖,两面有气孔线,边缘有细锯齿,横切面半圆形,树脂道约4-6个,边生。雄球花淡红黄色,圆筒形,5-12mm,聚生于新枝下部呈短穗状;雌球花淡红紫色,单生或2-3个聚生,一年生小球果的种鳞先端有短刺。球果熟时暗黄褐色或淡褐黄色;种鳞张开,易脱落,有微隆起的横脊,鳞脐平或微凸起,有短刺。种子倒卵状椭圆形或卵圆形,长4-7mm,连翅长1.5-2m,种翅宽5-7mm。花期4月,果熟期翌年9-10月。

  4、乔木,高达30m,胸围可达2m。幼树皮暗灰色,老时灰黑色,粗厚,不规则块裂。一年生枝淡褐黄色,无毛;冬芽银白色,圆柱状椭圆形或圆柱形,顶尖,芽鳞披针形,边缘白色丝状。针叶2针一束,深绿色,有光泽,粗硬,长6-12cm,边缘有细锯齿,两面均有气孔线,横切面有树脂道6-11个,中生。雄球花淡红褐色,圆柱形,长1.5-2cm;雌球花单生或2-3个聚生新枝近顶端,直立,卵圆形,淡紫红色。球果熟时褐色,圆锥状卵圆形或卵圆形,长4-6cm,径3-4cm,有短梗,向下弯垂,中部种鳞卵状椭圆形,鳞盾稍肥厚,横脊显着,鳞脐有短刺。种子倒卵状椭圆形,长5-7mm,连翅长1.5-1.8cm,种翅灰褐色。花期4-5月,果熟期翌年10月。

  5、乔木,高达30m,胸围1m。树皮褐色,不规则鳞片状深裂,易脱落。一年生枝粗壮,红褐色,二三年生小枝上苞片状鳞叶易脱落,露出褐色内皮;冬芽圆锥状卵形,红褐色,芽鳞披针形,先端散开,有白色丝状毛。针叶3针一束,稀2针一束,长10-30cm,径约1.2mm,柔软,稍下垂,横切面扇状三角形,树脂道4-5个,中生与边生并存,叶鞘宿存。球果圆锥状卵圆形,长5-11cm,梗长约5mm,熟时栗褐色或黄褐色;鳞盾肥厚隆起,有横脊;鳞脐微凹或微隆起,有短刺。种子近卵圆状倒卵形,边翅长1.6-1.9cm。花期4-5月,果熟期翌年10-11月。

  【归经】肺;大肠经

  【性味】甘;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痹;化痰止咳平喘,利尿,通便。主治风寒湿痹;白癜风;慢性气管炎;淋浊;便秘;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鲜果捣汁搽或水煎洗。

  【各家论述】

  1、《名医别录》:主风痹寒气,虚赢少气,补不足。

  2、《本草纲目拾遗》:治白点风。

  3、《本草求原》:补气,散风寒。

  4、《重庆草药》:治痔疮。

  5、《陕西中药志》:润肠,通大便。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