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白克马叶
·《中药大辞典》:白克马叶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安息香料植物垂珠花的叶。夏、秋采收。
【生境分布】多生于山中阳坡杂林中。分布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原形态】垂珠花,又名:白花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约8米。嫩枝被星状毛,后变光滑。叶互生,椭圆状长圆形至倒卵形,长5~10厘米,宽2.5~5厘米,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先端长尖或短尖,上半部边缘具细齿,上面无毛,下面初期被疏生的星状毛,后即脱落;叶柄短,长1~2毫米。总状花序,具花10余朵;花梗长6~8毫米;花萼钟形,具不规则细齿,外被星状毛,宿存;花冠白色,长1.5厘米,5裂,裂片披针形,在花蕾时呈镊合状排列;花柱与花冠等长。果实圆卵形,长约6毫米。花期5~6月。果期7月。
【性味】《贵州民间药物:“性寒,味苦而甘。”
【功能主治】《贵州民间药物》:“润肺止咳。治肺燥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白克马叶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
药材基源:为安息香科植物垂珠花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yrax dasyanthus Perk.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叶,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700m的丘陵、山坡及溪边杂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西南及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原形态】乔木,高3-20m。树皮暗灰色,嫩枝密被黄色星状毛,成长后脱落。叶互生;柄长3-7mm,密被星状短柔毛;叶片倒卵形、倒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7-14cm,宽3.5-6.5cm,先端急尖或钝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两面疏被星状柔毛,后脱落仅在叶脉上有毛,边缘有细锯齿;侧脉5-7对。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长4-8cm,具多花,花序梗及花梗密被黄色星状柔毛;小苞片钻形,长约2mm,密被星状毛;花萼杯状,外面密被星状毛,萼齿5,钻形或三角形;花白色,5裂,裂片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外面密被白色星状柔毛;雄蕊10,上部分离,下部联合成筒;子房密被星状毛,花柱细长。果实卵形或球形,直径5-7mm,先端具短尖头,密被灰黄色星状绒毛,平滑或稍具皱纹。种子褐色,近长圆形。花期5-6月,果期7-9月。
【性状】性状鉴别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矩圆状椭圆形、椭圆形或矩圆状倒卵形,长3-10cm,宽2-5cm,两侧多少不对称,脉在下面隆起,第3级小脉近于平行,叶棕褐色,边缘有刺;叶柄短,长1-3mm。气微,味苦而甜。
【归经】肺;大肠经
【性味】甘;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润肺;生津;止咳。主肺燥咳嗽;干咳无痰;口燥咽干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各家论述】《贵州民间药物》:润肺止咳。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