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的鉴别与应用
麻黄始载于《本经》,列为中品。《别录》谓:“麻黄生晋地及河东。立秋采茎阴干,令青。”陶弘景云:“今出青州、彭城、荥阳、中牟者为胜,色青而多沫。”苏敬云:“郑州鹿台及关中沙苑河旁沙洲上太多。其青、徐者今不复用,同州沙苑最多也。”段成式《酉阳杂俎》云:“麻黄茎端开花,花小而黄,簇生。子如覆盆子,可食。至冬枯死如草,及春却青。”苏颂云:“今近京多有之,以荥阳、中牟者为胜。苗春生,至夏五月则长及一尺已来。梢上有黄花,结实如百合瓣而小,又似皂荚子,味甜,微有麻黄气,外皮红裹人,子黑。根紫赤色。俗说有雌雄二种,雌者于三月、四月内开花,六月内结子,雄者无花不结子。至立秋后收采其茎阴干,令青。”以上记述的产地与现在麻黄产地基本一致,所述植物形态极似草麻黄。
草麻黄茎细长圆柱形,直径1~2mm,有时带少量灰棕色木质茎。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棱18~20条;节明显,节间长2~6cm,节上有膜质鳞叶,红棕色,长3~4mm,下部约1/2合生呈鞘状,上部2裂(稀3),裂片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体轻质脆,断面类圆形或扁圆形,略纤维性,中心暗红棕色。气微香,味涩,微苦。
中麻黄常带棕色木质茎。草质茎分枝较多,略于三棱状,直径1.5~3mm,节间长2~6cm,细纵棱18~28条。鳞片状叶长2~3mm,下部有1/3合生或几不合生,上部3裂(稀2),裂片先端稍反曲;断面略于三角状圆形。
木贼麻黄常带灰棕黑色木质茎。草质茎多分枝,细圆柱形,直径1~1.5mm,节间长1.5~3cm,有不甚明显的细纵棱13~14条。鳞片状叶长1~2mm,下部约2/3合生,基部棕色,上部2裂,裂片短三角形,先端钝,多不反卷,断面类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