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后上火怎么办?
艾是纯阳之物,破一切邪淤。邪者,风,寒,湿,火,燥都是病邪。艾灸借助火力将药力直送人体经络,遇风去风,遇寒驱寒,逢湿去湿,遇火消火,遇燥去燥。这股纯阳之力,就象一把宝剑,摧破一切邪淤,打通人体的经络,从而使人体的元气,营气,卫气都能正常良好的运转。当然,艾灸后的确有上火的情形,其主要原因是病邪在反抗,正邪交战时,火燥之邪暂时占了上风,这种上火现象表明阴阳正在调整,阳不胜阴。此时,患者会觉得喉咙异常干痛,这是病邪(寒邪)逐渐外发时的必然症状(病邪被驱赶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西医所谓的炎症。
从原理上来说,艾灸上火是因为体内病邪盘踞,淤堵了阳气通行的经络,而阳气得不到疏导和传输,就会出现类似上火的现象,我们要做的是——坚持艾灸,祛除病邪,疏导阳气。如果中途放弃,则前功尽弃。甚至导致病邪更加猖狂。
客观地说,艾灸上火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上火,因为上火属于艾灸的一种瞑眩反应,即好转反应,也被称为排病反应,而艾灸后瞑眩反应有很多,比如说腹泻、症状加重等。
灸后上火怎么办?
1、控制时间和频次:即减少艾灸的时间和频次。降低艾灸时的温度,悬灸的话可以离皮肤更远点;减少艾灸的时间,比如原来每穴灸15分钟,那么现在就灸10分钟。另外可以适当的停灸,比如灸3天停1天等等。
2、先阳后阴,引火下行:上身部位的穴位少灸,然后八、足三里、涌泉从上到下的艾灸,打通中间的障碍以引火下行。对于气逆上冲,肝阳上亢等引起的病症,灸涌泉可以镇逆下气,灸足三里、绝骨可以引气下行。另外,在艾灸半小时后可用艾叶泡脚。
3、灸前灸后喝温水: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温开水,水温应略高于体温为宜,在每次灸疗结束后还要再补充一杯60度左右(稍微有点烫嘴)的热水。或者可以取麦冬、熟地各约15g煮水,灸之前喝100毫升。
4、饮食调理:饮食上面要注意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少吃最好不吃腌制品等容易引起上火的食物,多进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另外,艾灸导致的上火,可以用进食绿豆汤或者绿豆粥来达到降火的作用,因为绿豆具有清热解毒,消除消暑烦渴的功效。
5、刮痧降火:大椎处刮痧,可以起到降火的作用!操作方法很简单,在大椎涂上精油,用力快速刮几下,出痧后,等10分钟痧退之后可继续刮。除了降火气,刮痧还有利尿排毒、发汗排毒、清除毒素、舒筋活络作用!
6、点刺放血:艾灸上火表现在方方面面,上面提到的是常见的几种,另外还要看艾灸上火习惯走的路径。有些人艾灸的余火上头,表现在头面起疙瘩,或口干舌燥、口舌生疮等,这个时候可以用点刺放血,就在大椎穴点刺放血,或在耳尖,还可以在合谷点刺放血。
如果上火在中焦,有的人艾灸后,表现为腹胀。其实也可以在肝俞、胆俞、脾俞、胃俞部位点刺放血,还有足三里;如果上火出现在下焦,可以在八穴点刺放血或刮痧。
具体方法(最好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操作):用一次性点刺针,在大椎穴点刺3-4下,然后拔罐,视其出血量,如果出血很多,一两次即可解决上火问题。如果出血量不足2毫升,可以隔日放血一次,3-5次就可以解决上火问题。你一定会觉得点刺放血很神秘,甚至有些不敢,其实点刺针的针尖很短的,它仅够刺破皮肤,对内脏是不会有一点伤害的。需要注意的是身体比较虚弱的人、有贫血倾向的人、出凝血机制不好的人(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孕妇或在月经期间经量比较大的人都不适合点刺放血。
艾灸不用火,轻松贴着灸
更进一步讲,上火是一种正常的好现象,大部分人都会出现。因为体质和病状不同,刚开始进行艾灸的时候,非常容易出现口干、发热等症状,一般可以不用太过于顾虑,只要继续艾灸症状就可随之消失的。
之所以这么说,也是有医学依据的。中医讲“药不瞑眩,厥疾弗瘳”,也就说如果人体阳气被调动起来之后,人体会有一个自我修复过程,用我们现在人常引用的话叫正邪相互抗争的过程,这个阶段就会产生一系列的排病反应。而在这个过程中,除非医术非常高明的医生进行操作,否则阴阳是不可能同时上升的。阴阳只要不平衡,人体就一定会有症状出现,当我们用综合的方法让阴阳重新达到一个新的平衡,这样,症状最终就会消失了。你会发现,你身体的整体情况也会跟着上一个台阶。
灸后易上火的人群
1、上热下寒中气虚(详细解释:上热(有上火的表现)、下寒(畏寒,手脚冰凉,特别是脚)、中气虚(脾胃差,消化吸收差)。
2、气血严重不足,稍微运动就累,两虚。
“上火”分类大盘点
1、心火
心火的话可以分为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而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中医认为,心为阳脏,其性属火,心火是温暖全身的主要热量内源。心为君主之官,主神志,心主血脉,是人体的主宰,开窍于舌。火热之邪,侵犯人体,先伤于心,火热攻心,极易导致心火亢盛,气血逆乱,心神不宁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出现心烦、失眠健忘、口舌生疮等症状。尤其是“阴虚火旺”的人,更易外感火热,出现心烦意乱,急躁易怒,甚至神昏谵语等“火气旺”的症状。
2、肺火
肺火也有虚火和实火之分,肺热盛极化火则为实火,肺阴虚而生火则为虚火。主要表现为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疼音哑、潮热盗汗等。
3、胃火
胃火即是胃热。轻微胃火盛者,好像永远吃不饱,其实是胃热给大脑的错觉;到火盛至某一个阶段,胃部出现发炎现象,就会变成什么都吃不下,可以说是物极必反。
典型症状:痘痘长、牙龈肿、口角烂。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胃口不好、便秘、舌红、少苔,起居失度、劳累引起上火;而实火主要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舌苔黄腻。
4、肝火
肝火多由外界刺激引起,所以调整情志、稳定情绪非常重要,焦躁情绪会火上浇油,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调节体内的火气。睡眠不够或是睡眠质量不好,也会造成肝火上升。经常熬夜也会打乱人体正常的作息时间,肝脏不能如期休息和排毒,于是只好加班加点将体内积存的杂质和毒素清除,这无疑加重了肝脏本身的负担。
典型症状: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干舌燥、口苦口臭、两肋胀痛、睡眠不稳、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眼睛有眼屎、视力模糊、飞蚊症、血压上升、两肋胀痛。
5、肾火
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发脱齿摇、睡眠不安、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腰腿酸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