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狂犬疫苗接种对象、禁忌及注意事项

  狂犬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由狂犬病毒引起。人体由于被唾液腺中含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或由于抓伤处染有含狂犬病毒的唾液而感染。其临床表现为急性脑炎,最终导致死亡。

  狂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每年世界上有百万人口因暴露于狂犬病毒而接种疫苗。尽管如此,仍有5万人患病死亡,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患者往往不能及时接种而造成死亡,狂犬病的实际死亡数可能比上述数字还要高。

  狂犬病的临床症状大多出现在感染后的20-90天,其潜伏期短则几天,长可达数十年以上,狂犬病一旦确诊100%死亡。由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暴露后只有立即实施免疫接种才能幸存。免疫接种是预防狂犬病发病的唯一有效的措施。

  1、接种对象:可分为两种:一为咬伤后预防,二为无咬伤预防。

  (1)咬伤后(暴露后)预防。任何可疑接触狂犬病毒,如被动物(包括貌似健康动物)咬伤、抓伤(即使很轻的抓伤),皮肤或粘膜被动物舔过,都必须接种本疫苗。

  (2)无咬伤(暴露前)预防。在疫区有咬伤的高度危险或有接触病毒机会的工作人员,如疫区兽医、动物饲养管理人员、畜牧人员、屠宰人员、狂犬病毒实验人员、疫苗制造人员、狂犬病人的医护人员、岩洞工作人员,以及与其他哺乳动物接触频繁人员及严重疫区儿童、邮递员、去疫区旅游者,均应用狂犬病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2、禁忌症:

  (1)暴露后免疫:由于狂犬病的致死性,对疫苗接种无任何禁忌症。

  (2)暴露前免疫:对妊娠、急性发热性疾病时,可推迟接种。

  3、使用方法及效果:

  (1)暴露后免疫:接种5次,分别于接触狂犬病或疑有狂犬病的动物后的当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第30天经皮下或肌肉注射。根据感染的深度及危险程度,严重咬伤者在接种的当天先使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可立即产生保护性抗体。

  (2)暴露前免疫: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方案,接种3次(当天、第7天、第28天)。

  4、接种反应及注意事项:

  注射局部可出现轻微反应,如发红或轻度硬结,极少见发热反应。有过敏反应者可进行相应的抗过敏治疗。确实对链霉素、新霉素过敏者慎用,接种过程中应忌酒、可乐、咖啡、浓茶、刺激性食物,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可导致接种失败,也应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