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鼻子和耳朵是相通的吗

  在医院耳鼻喉科,有时候会听到病人有这样的描述:“我前几天感冒,最近感觉耳朵发闷,医生让我捏住鼻子鼓气,鼓一下气就通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鼻子和耳朵是通着的吗?”答案是肯定的。在中耳部分的鼓室前壁偏上部有一很重要的通道,它的一端由前壁进入鼓室,另一端则进入鼻咽部,是沟通鼓室与鼻咽部的通道,这条通道叫咽鼓管,又叫欧氏管。

  咽鼓管呈弓状弯曲,成人整个管道长约35~39毫米,由软骨部与骨部两部分所组成(儿童的咽鼓管较成人的短、平、宽,故而较易引发中耳炎)。

  它的外1/3为骨部,内则有颈内动脉,在鼓室前壁的偏上部是鼓室口;内2/3为软骨部,内侧端的咽口位于鼻咽部的侧壁,具体位置是在下鼻甲后端的后下方。骨性部是管的外侧较短的部分,其鼓室端开口于鼓室的前壁;软骨部经咽鼓管咽口,开口于鼻咽部的侧壁。软骨部平时闭合,仅在吞咽或呵欠时开放,以平衡中耳和外耳的气压,有利于鼓膜的正常振动。

  咽鼓管是一具有可塌陷内壁的狭窄管道,连接中耳腔及位于鼻后的鼻咽腔,咽鼓管腔约有铅笔心厚,每天要张开数百次,一般说来,每吞口水三次或每次打哈欠就张开一次,当咽鼓管张开时,空气流入管内并进入中耳腔内。

  咽鼓管在中耳炎发作的角色有三:

  第一,松软的咽鼓管关闭不全,鼻咽腔内的分泌物易流入中耳。

  第二,咽鼓管肿起并阻塞。

  第三,咽鼓管太过水平,中耳腔内的液体不易流入鼻咽腔。

  咽鼓管有三个主要功能来保护中耳:

  第一,咽鼓管在其开关的过程中让中耳能够呼吸,科学家们称其为咽鼓管的通气功能,当咽鼓管肿起或阻塞时,中耳内的细胞吸收中耳腔内的氧气,使之成为真空。这通气功能也帮助平衡中耳内外的压力,以免突然的压力改变如坐升降梯及飞机起飞降落时的伤害。这就是为什么嚼口香糖与吞咽可以减轻飞机起降时耳朵的压力感-吞咽可以张开咽鼓管并平衡中耳内的压力与大气压力相同。

  第二,咽鼓管有如中耳的引流管,如果中耳内有积液,咽鼓管可将其引流至喉咙。

  第三,咽鼓管可在孩子擤鼻涕、打喷嚏、与咳嗽时,避免将细菌、病毒、或分泌物吹入中耳内。其它影响中耳功能的结构腺样体与扁桃腺:腺样体是长在喉咙上方鼻子后方的淋巴组织,扁桃腺则是两颗椭圆形的淋巴组织,位于口腔后方咽喉的两侧。腺样体与扁桃腺在儿童容易受感染并肿大,研究者认为这些感染的组织与幼儿的中耳炎有以下的关系:细菌或病毒会由感染的组织经由欧氏管传至中耳,或者肿起的腺样体会压迫并阻塞咽鼓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