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清晨发生“脑梗死”的几率为什么更大?——为什么在早晨很容易发生脑梗死

  生活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事发生,一些老年人清晨一觉醒来以后,却发现一侧肢体麻木无力,活动不灵活,甚至完全的偏瘫,或伴有不会说话的症状。送到医院检查,医生确诊是脑梗死。脑梗死也称缺血性卒中,在中医称之为卒中或中风。本病系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的障碍,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的表现。

  那么为什么早晨最容易发生脑梗死呢?目前认为与肌体的动脉血压,血浆中儿茶酚胺及纤维蛋白原活性等生理性昼夜变化有关。

  1血压波动;人由于受生物钟的影响,血压具有明显的昼夜波动性,总体上来说人到夜间入睡后,血压就会自然下降到一定幅度,而血流速度也随之减慢,于是就造成了早上发生脑梗死的生理病理的基础。

  2血液凝固性的改变;有人通过连续抽血化验24小时血液粘度,发现人体在早晨2时至6时血液中的茶酚胺,纤维蛋白原活性增强,红细胞压积以及粘度均相对增高,从而使血液凝固性增强。加之人经过夜间长时间的睡眠,不吃不喝的,没有补充水分,仍继续有肾小球滤过,导致了血浆丢失,血液变的更加浓缩,粘度更大,所以容易发生脑梗死。

  3睡姿;还有科学指出,由于睡眠时姿势的固定侧卧,使颈部扭曲压迫颈动脉,造成供血减少或静脉回流不畅,和发生脑梗死有着很大的关系。

  以上的原因有人提出,凡是具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存在的老年人,在睡眠前要适当的喝些白开水,对预防脑梗赛有很大的好处,特别是对睡前喝酒较多的人更加重要。还有,夜间睡眠姿势要也应注意,防止因固定侧卧所引起劲内动脉受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