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小孩补脾健脾第一中药

  中医学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为后天之体,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弱则会出现面色萎黄,肌肉松软,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做父母的一定重视起来!应用小儿推拿和饮食来养护后天之本—脾胃,这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

  一、小儿推拿方

  1、食后摩腹法

  饭后将手搓热,放于上腹部,按顺时针方向环转推摩,自上而下,自左而右,可连续二三十次。此法可促进胃肠消化功能,有利于腹腔血液循环,还能治疗一些疾病。只要持之以恒,对脾的运动化功能有益。

  每当饱食之后,以手按摩腹部,也是古代养生家们的一种养护脾胃的常用方法。

  2、捏脊法

  捏脊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强壮身体的作用,主治先、后天不足的一些慢性病症。

  一次7~9遍。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病儿皮肤,拇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两旁的一种小儿推拿手法。具体捏法大家可以看我的视频。

  孩子在捏脊的过程中都会微微出汗,所以捏脊后一定要给孩子喝温开水,一是补充水分,二是预防感冒,三是利于体内毒素的排出。

  捏脊同时配合擦脾腧效果更好!

  3、健脾推拿法

  是一个健脾益气的手法,操作起来,也很简单,就是在孩子拇指外侧来回推,可以补血生肌,特别适合脾虚肾虚和气虚的宝宝。

  离心推是清法,向心推为补法。妈妈奶奶一般不懂辩证,这儿的建议就是来回推比较安全!小儿推拿穴位的推法一般都是按照每分钟200次的频率,如果保健推拿一个穴位一次推5~10分钟。

  现在的宝宝,家里条件好,往往都存在营养过剩,容易乳食积滞,而且只要经常生病的,大多数都会脾虚,清补脾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脾穴可治大病。如小儿感冒后咳嗽反反复复,甚者可持续一两月,多则半年,迁延难愈。这种情况也可以清补脾或补脾,久推必效。

  二、饮食养脾方

  1、山药薏米粥

  脾虚可用食补,比如说啊,有一个很简单的药食同源的方子,最好的食物就是山药薏米粥了。

  山药+薏米(1:1的比例)熬水喝,可以调理舌苔厚腻,这也是给孩子补脾的好方子。

  山药可补五脏,脾、肺、肾兼顾,益气养阴,又兼顾具收敛之功。薏米健脾而清肺,利水而益胃,补中有清,以祛湿浊见长。

  在这个方子里,薏米,健脾而清肺,利水而益胃,补中有清,以祛湿浊见长。怀山药补脾,可补五脏,脾、肺、肾兼顾,益气养阴,又兼顾具收敛之功,去湿气的同时补脾会比较平

  胃寒可去掉薏米;胃热,可去掉山药,换成绿豆,绿豆薏米粥,最祛湿热,对于肝旺脾虚,舌苔黄腻的,最为对症。肾气虚的,可以加芡实,健脾补肾,止泻止遗,最具收敛固脱之能。

  但是,怀山药配薏米却不能长期喝!因为这相当于开汽车时轰油门,你在上一个小坡,或者超车,会踩油门,但过去以后,你会一直踩油门吗?在孩子脾虚时帮他补就行了,千万不要再天天给孩子“轰油门”,如果天天补,孩子脾胃会完全依靠滋补的效果,孩子自身的功能会衰退。你把这些补品一撤,孩子的脾胃功能已经弱了,马上就不行了。所以说呢,问题都要辩证看待!

  2、养生第一糕:健脾八珍糕

  相传健脾八珍糕是慈禧太后最爱的健脾养胃糕点,小儿感冒小儿脾胃虚弱宜吃八珍糕。

  中医认为脾胃在里面属土,肺属金,土生金,也就是说:脾是肺的母亲,脾受伤了,肺当然也不会好过。肺经虚弱的孩子,如果在平稳期不调理脾胃,等到肺经的病发作了,那就会陷入疲于奔命的状态,不断地去扑救新发的病症,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因此,如果想要预防小儿感冒咳喘,可以通过调理脾胃来进行。

  白扁豆30克(如果大便干燥或便秘用杏仁替代),白术30克,茯苓50克,薏苡仁50克,莲子肉50克,芡实50克,党参50克,怀山药60克,藕粉60克,糯米粉100克,大米粉300克,白糖适量。这些东西大多是药食同源之品,它们组合到一起,就成了调理脾胃的神药,有神奇的力量。

  制作方法:

  先把这些药研成粉末,再把糯米、大米研成粉末,两者混合。用稍微热一点的水和面,醒30分钟。加糖根据自己的口感,多少随意。等水烧开了放到热水锅上蒸40分钟后,就成了软软的米糕,蒸熟了以后冷却切成小块,烘干,以便于存放。

  八珍糕也是多年来大家比较认可的功能性辅食,适合添加辅食后的幼儿食用。小孩子是可以吃的,但是每天不能多吃哦,虽然说孩子在生理特点上有脾虚,但是也不能过补。

  小儿推拿可以天天做吗?不要天天给孩子“轰油门”!

  如上所述,药不能天天吃,适可而止,做小儿推拿和吃中药都是同样的道理。

  为什么呢?因为用穴如用药啊。健康的孩子不需要天天做小儿推拿,甚至就不需要做;生病的孩子可以天天做,甚至一天两三次;体质虚弱的孩子可以经常做,调理期间甚至天天做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