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治疗妇科病的药物是什么,妇科病的分类都有哪些

  一、妇科病吃什么药最有效

  家指出常见的妇科炎症一般用消炎药,消炎药有西药和中成药之分,而中成药多用与慢性妇科炎症。妇科炎症有阴道炎、尿道炎、外阴炎、附件炎、盆腔炎、宫颈炎等等。不同的疾病采用的药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定。因此患者朋友不要自己乱吃药,应该在患病后及时去正规的医院检查治疗。一切用药请遵从医嘱。

  很多患者经过局部用药治疗后,症状会很快改善或消失,但这并不说明炎症已痊愈,而是病原体暂时受到了抑制。这时候患者是千万不能停药的。而应该遵照医生嘱咐,完成治疗疗程,月经期可以暂停用药,然后在月经干净后到医院做妇科检查和阴道分泌物的显微镜检查,阴性者属于近期痊愈。如果需要,还将继续治疗。

  只有连续三个月妇科检查及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查均无异常,才算完全治愈。有些患者不遵守用药规则,症状稍有好转即擅自停药,不久症状又出现,就再用药治疗一段时间,症状一消失又停止用药。如此用用停停,会使病原体产生耐药性,影响药物疗效,导致炎症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给患者生活上带来不便,还会产生精神压力。

  二、治疗妇科病的偏方都会有哪些

  妇科炎症中药偏方

  民间会流传很多疾病的治疗偏方,例如治咽喉肿痛,生孩子偏方,能不能相信就仁者见仁了。妇科炎症也有治疗偏方,现在的治疗手段一般都是通过物理治疗,或者服用西药或者使用洗液、注射剂进行治疗。妇科炎症就如“洪水猛兽”,能快速有效的治疗妇科炎症偏方,相信很多女性会采用。来看看妇科炎症有哪些中药偏方,有怎样的依据。

  会阴瘙痒中药偏方

  做法:苦参100克、黄柏20克、蒲公英10克。三味药材煲至剩1500ml药水,早上、晚上坐浴,每次15分钟,坚持5天。

  依据:苦参、黄柏、蒲公英都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这是消除炎症的第一步。苦参治疗阴痒,滴虫性阴道炎。

  阴道炎中药偏方

  做法:金银花、败酱草、牛膝各10克。三味药材煲至剩1500ml药水,早上、晚上坐浴,每次20分钟,坚持一个星期。

  依据:金银花能解毒,大家都清楚。牛膝能活血通经;败酱草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宫颈炎中药偏方

  做法:苦参、败酱草各20克,仙人掌50克。三味药材煲至剩1500ml药水,早、晚坐浴20分钟,7天为1疗程。

  依据:苦参、败酱草和仙人掌都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这是消除炎症的基础。

  三、妇科病都有哪些分类

  阴道炎:阴道炎是最常见的一类妇科疾病。常表现为外阴瘙痒、局部糜烂、阴道分泌物增多,伴有尿频、尿痛等症状。如果只是运用常规治疗手段与方法进行治疗,治疗不彻底,造成反复发作或久治不愈。

  盆腔炎: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常表现为高热、寒战、下腹痛、白带增多、有异味等盆腔炎症,因组织解剖结构的关系,是细菌易守、药物难攻的地方。

  宫颈炎:宫颈炎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的女性。主要表现为宫颈充血、水肿,严重时继发为宫颈糜烂,常伴有阴道分泌物的改变、尿急、尿频、小腹疼痛等。

  尿道炎:尿道炎是女性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之一,主要分为单纯性尿道炎和非淋菌性尿道炎。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和尿痛症状,疼痛呈烧灼样,排尿时加重,甚至发生尿道痉挛。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30-50岁的女性高发。临床常表现为月经异常、下腹部可扪及包块、白带增多、腰酸、下腹坠胀、腹痛、尿频等症状。

  四、治疗妇科病的误区是什么

  盲目选洗液盲目清洗

  洗液是女性青睐的对抗阴道炎症的“*”,不过,许多女性购买洗液时很盲目、也很随意。不管什么情况,外阴阴道不舒服,就去买洗液清洗,甚至,没有明显不适,平时就爱用洗液清洗。洗液的应用是很讲究的,特别是洗液的酸碱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即霉菌性阴道炎)应该选用碱性洗液,如平时大家用的较多的洗液洁尔阴是不适合该病的,高锰酸钾溶液(PP粉)也不适合。滴虫性阴道炎,表现为阴道局部发痒、出现稀薄的、泡沫状白带,则应该选用酸性洗液,如醋酸洗必泰,可选用洁尔阴洗液和高锰酸钾溶液。同时,阴道炎往往还需要其他药物合用如一些栓剂和口服药物等;另外,不少女性应用洗液时间别超过标准的疗程,由于破坏阴道的微生态环境的平衡,反而容易患阴道炎,导致频频发作。建议患者朋友,还是到医院就诊,正规诊治。

  经期输注抗生素“预防或治疗炎症”

  很遗憾,不只是患者,目前不少医务工作者,仍在提倡或实施中。这是不科学的!如果没有炎症,经期输注抗生素不但无收益,而且容易产生抗生素耐药,对今后应用抗生素带来不良影响;如果确实存在盆腔炎等,特别是急性炎症,仅经期应用抗生素又不够彻底,因为一般情况下月经期为3-5天,而急性盆腔炎应用抗生素治疗一个疗程需要10-14天,势必造成炎症控制不彻底,转为慢性,导致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这方面的例子数不胜数。希望女性朋友一定要走出这个误区,在此,也提醒医务工作者,警惕或不要再陷入该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