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急性感染后肾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迄今为止尚无特殊治疗。治疗原则是防治水、钠潴留,控制循环血容量,从而达到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的目的。以及防止各种加重肾脏症变的因素,促进病肾组织的修复。
1、休息急性期需卧床休息,直至肉眼血尿消失。卧床休息能改善肾血流及减少合并症的发生,约需2周。临床症状消失及血肌酐恢复正常后可逐步增加活动。3个月内应避免剧烈体力活动。
2、饮食
(1)水分:起病初期,尤其水肿明显,并有高血压及并发症者,液体入量应予以限制,以口渴为度给予水分。以避免加重水肿或并发症及肾脏负担。
(2)钠盐:水肿、高血压及循环充血者应严格限制钠盐摄入,短期内用无盐饮食,过渡到低盐饮食(以每天1.5g计算)。水种重度尿少者,控制入水量,每天不超过尿量,加不显性失水量。
(3)蛋白质:无明显少尿及氮质血症时蛋白质限制在每天1g/kg。不加分析地控制蛋白质入量,对肾单位修复不利,但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会促使肾小球硬化。
3、感染灶治疗在急性肾炎治疗中,对于应用青霉素或大环内酯类等针对链球菌的抗生素至少控制感染病灶、消除残存抗原的作用,至今尚无肯定意见。大部分作者观察到,在肾炎起病之后开始应用抗生素治疗,对于肾炎的病情及预后没有作用。
但是,目前一般主张在病灶细菌培养阳性时,应积极应用抗生素治疗,有预防病菌传播的作用。此外,不少作者仍主张,不论培养结果如何,均应用青霉素等药物,为期2周左右或直到治愈。更有人主张治愈后继续用药度过冬季,其目的在于,一方面控制一些隐蔽的病灶,另一方面可预防其他细菌或链球菌非肾炎菌株引起新的感染,使肾炎加重而影响肾功能。用法为青霉素40万U肌注,2次/d。
扁桃体切除术对急性肾炎的病程发展亦无肯定的效果。对于急性肾炎迁延2个月至半年以上,或病情常有反复,而且扁桃体病灶明显者,可以考虑件扁桃体切除术。手术时机以肾炎病情稳定、无临床症状及体征、尿蛋白少于(+)、尿沉渣红细胞少于10个/高倍视野,且扁桃体无急性炎症为宜。术前后应用青霉素2周。
4、对症治疗
(1)利尿:经控制水、盐入量后,水肿仍明显者,应用利尿药。常用噻嗪类利尿药,必要时可有髓襻利尿药,如呋塞米(速尿)及布美他尼(丁尿胺)等。此二药对肾小球滤过功能严重受损、肌酐清除率小于5~10ml/min的情况下,仍可能有利尿作用可能通过调整肾脏血流分布,使进入肾小球的血量一增加,进肾脏髓质部的血量减少,而纠正“球管失衡现象”。呋塞米(速尿)用量有时需400~1000mg/d,应注意大剂量呋塞米(速尿)可能引起听力及肾脏的严重损害。此外,还可应用各种解除血管痉挛的药物,如多巴妥,以达到利尿目的。汞利尿药(损害肾实质)、渗透性利尿药(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脏负担及合并症)及贮钾性利尿药不宜采用。
(2)降压药物:积极而稳步地控制血压对于增加肾血流量,改善肾功能,预防心衰及合并症是很必要的。常用噻嗪类利尿药,利尿后即可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必要时可用钙通道阻滞药如硝苯地平(硝苯啶)20~40mg/d及肼屈嗪(肼苯哒嗪)、哌唑嗪以增强扩张血管效果。肾素血管紧张素阻滞药一般不需要用。对于严重的高血压,既往常用肌注硫酸镁降压,在肾功能不良条件下易发生高镁血症,引起呼吸抑制。目前已有许多有效的快速降压药物,如二氮嗪(低压唑)、硝普钠已取代硫酸镁。
(3)高钾血症的治疗:注意限制饮食限制饮食中钾入量,应用排钾性利尿药均可防止高钾血症的发展。如尿量极少,导致严重高钾血症时,可用离子交换树脂、葡萄糖胰岛素静脉点滴及高张重碳酸钠静脉点滴。但以上措施均加重水钠潴留,扩张血容量,故应慎用。必要时可用腹膜或血液透析治疗。
5、并发症治疗
(1)严重循环充血及心力衰竭处理:对烦躁不安者应予地西泮等注射。由于继发于水钠潴留高血容量所致的循环充血状态与真正心肌劳损所引起的充血性心衰虽症状相似,但病理生理基础不一,故当前重点应放在矫正水钠潴留,恢复正常血容量,应及时给予强力利尿剂,如呋塞米静注(剂量及用法同前)。如经上述治疗仍不能控制症状可考虑血液滤过脱水治疗。洋地黄等药物效果不肯定,不作常规使用。
(2)高血压脑病的处理:必须迅速处理,解除全身小动脉痉挛及其水肿。惊厥者应及时使用肌注或静脉注地西泮,如伴有颅内高压症状应并用脱水利尿剂。快速降压药物如二氮嗪(Diazoxide)、硝普钠等已取代硫酸镁等使用。
(3)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除内科保守治疗外,目前提倡“预防性透析”其透析指征不拘泥于传统的各项指标。如经肾活检确诊为本病,合并高血钾症以及经利尿等措施治疗效果不佳的严重水钠潴留引起的急性心力衰竭,为透析绝对指征,后者通过超滤脱水,可使病情迅速缓解。
6、中医中药治疗在我国悠久的医疗实践中,早已观察到急性肾炎的表现,名为“风水”。按祖国医学观点,本病常因外感风寒、风热,或寒湿所引起。外邪首先犯肺,故肺失宣降以致三焦水首不利,是急性肾炎的主要病机。治疗上针对性表邪、水湿、清热3个环节,其中解表是中医当前外感病祛邪外出的主要原则。具体治则包括:
(1)祛风利水、内外分消:《内经》早就指出“开鬼门”(发汗)、“洁净府”(利尿)的治法。适应证:起病急期,恶寒、恶风、发热、咳嗽、头痛、尿少、全身水肿以腰以上为著。舌苔薄白,脉搏浮紧或沉细。常用处方:越婢汤加五皮饮加减。其中麻黄、浮萍皆有发汗利水之功,为风水必用之药;五皮饮诸药行气利水,且专行皮下之水。此方加辣为治疗急性肾炎的常用方。
(2)疏风清热、凉血解毒:用于部分具有风热表现的病人,发热不恶寒,常有咽喉肿痛,尿少赤涩,肉眼血尿。脉滑数或细数,舌质红,舌苔薄黄。常驻用处方为桑菊饮或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苓散加减。
(3)清热利湿或清热解毒法:适用少数病人皮肤感染或外感表证已解、湿郁化热者,可有发烧,口干口苦,怕热欲饮,尿少色红,水肿不消,脉搏滑数,舌苔薄黄或黄腻。常用五味消毒饮加减。可加用生石膏以清里热,丹参、赤芍、益母草凉血活血;或用甘桔汤加蒲公英、山豆根、银蕴含、连翘、牛蒡子、鲜茅根、知母等药。
(4)对于急性肾炎恢复期(临床表现已全消失,仅余尿检异常)的中医治疗:少数人主张据证给予补法(补脾、补肾阴等)。大部分人认为,此时主要是湿热未尽,治疗应以祛邪为主,反而能使病情加重。
7、透析治疗本病于以下2种情况时应用透析治疗:①少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特别呈高血钾时,如肾脏活检确诊本病,则以透析治疗维持生命,配合上述对症治疗,疾病仍有自愈的可能。②严重水钠潴留,引起急性左心衰竭者。此时利尿效果不佳,对洋地黄类药物反应亦不佳,惟一有效措施为透析疗法超滤脱水,可使病情迅速缓解。
目前尚有应和糖皮质激素、非固醇类消炎药吲哚美辛(消炎痛)等、山莨菪碱类药物治疗本病,实属有害无益,应废止。
8、择优方案老年病人的治疗,因其发病症状的严重程度而定。
(1)如症状中血尿、蛋白尿较轻,未出现明显的肾功能不全,则治疗上①抗生素选择一定要有效。时间要在2周以上,直到治愈。选用的抗生素以抗链球菌的药物为主(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②注意水钠潴留。有尿少、水肿者,可适当用小剂量的呋塞米(速尿)40~100mg/次,有高血压或轻度心衰的病人还可以同时加用多巴胺20mg,酚妥拉明10mg,一同静滴,可以扩大肾血流量,扩张肺血管,减低心脏负荷,起到降压利尿的作用。③降压药可用硝苯地平(硝苯吡啶),不用ACEI类药物,严重高血压时选用硝普钠。
(2)合伴严重心衰者,先予以大量利尿,呋塞米(速尿)用量加大量多200~500mg。可加用洋地黄,如无效,尽早考虑透析治疗,以排出水分,减轻心脏负荷。
9、康复治疗该病属急性疾病,发病迅速经及时治疗可恢复预后较好,但可遗留尿蛋白及持续镜下血尿,可能与有慢性感染灶有关。
(1)可继续用抗生素2~3个月(如尿中有蛋白或血尿),注意菌群失调。
(2)坚持以预防为主,避免诱发因素。如上感、皮肤感染、劳累、不良情绪、吸烟、饮酒。
(3)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以监测肾脏功能。
(二)预后
1、近期死亡率20世纪初期急性肾炎5%~10%死于急性期合并症,如心力衰竭、脑病,或继发感染。近数10年来,治疗措施日臻完善有效,合并症大部分均能被控制,病死率明显下降。目前影响急性肾炎近期预后的主要问题是少尿、肾功能衰竭,发生率约1%,多见于老年组。以下情况易出现难逆性肾功能衰竭:①持续少尿;②持续氮质血症;③持续高血压;④持续较大量蛋白尿,甚至发展为肾症综合征;⑤持续性血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复合物升高及尿排出大量纤维蛋白降解产物;⑥肾脏病理改变呈球囊上皮细胞增生明显者。但如有及时给以透析治疗,则几乎全部病人均应自愈存活。
2、长期预后根据长期临床及病理活检追踪,对于急性肾炎的长期预后,至今尚难下结论。老年人的预后普遍认为不好,急性期合并症(心力衰竭、肺淤血)及慢性进展性肾小球疾病的发生率均高。临床上呈严重而持续的高血压和(或)肾病综合征和(或)肾功能损害者预后差;而血尿的严重程度多认为与预后无关。病理方面呈广泛新月体、荧光呈蕴含环状沉着、电镜下呈不典型驼峰者预后差;反之,轻度系膜增生、荧光呈系膜型者预后佳。前驱感染的严重性与预后无关,但有报告链球菌前驱感染不明确者预后差。血补体水平下降程度、ASO滴度上升程度与预后均无关(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