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切除术后残端出血怎么处理?
子宫切除术为妇科常用及基本手术之一,近年来由于手术技术的成熟,术式的改进及缝合材料的改良,使手术更趋安全,但残端出血的并发症仍有发生,出血发生在48小时以内,血色鲜红,多数为血管结扎不牢靠,阴道残端止血不彻底。一般出血不多,无需特殊处理,可给予静点立止血、止血芳酸等,若有活动性出血,可电凝或缝合止血。若出血较多,色暗红,出血时间长,出现膀胱、直肠刺激症状,疑有阴道残端血肿,可拆除1-2针缝合残端肠线,大部分凝血块可自行排出,可用碘仿纱布填塞压迫或缝合,若出血点不在阴道断面或经阴道无法暴露,应行剖腹探查术,寻找出血部位,缝合止血。预防:严密缝合止血:处理主韧带时应使其断端超过阴道断端切缘,以减少阴道侧角出血。阴道断端切缘应整齐,勿成锯齿状,更不能带有宫颈组织,以免影响术后顶端对合。缝线必须抽紧以达到有效止血,当阴道后壁菲薄或张力大时,勿使针距间之后壁组织退缩或针孔处拉破。对活动性出血应确切止血。
术后7-10天出现淋漓不断流血,多为残端感染,一般伴有低热。除应用抗生素外,应小心清除局部坏死组织,每天以1%碘伏或甲硝唑棉球擦洗阴道,局部喷以呋喃西林或云南白药粉。预防:阴道准备不充分,可能导致阴道内,尤其是两侧角和皱折处分泌物残存。对术前发现有盆腔炎或阴道炎者,给予先行抗炎治疗,待炎症控制后再行手术,术前行3天阴道冲洗,手术时加强阴道残端消毒。对来自沿海开放城市的病人,术前应重视淋球菌的检查,发现问题后子针对性治疗。
术后10天左右出现少量流血,多为可吸收线溶解脱落所致。一般血量不大,无需处理。若出血较多,谨慎扩开暴露阴道残端,可用纱布填塞压迫。若见活动性出血,可以电灼或缝合止血。预防:术后嘱患者多吃蔬菜、水果,防止便秘,避免便秘、咳嗽、下蹲等增加腹压,因腹压增加,盆底组织张力大,有影响残端愈合的可能,导致可吸收线脱落。
术后半个月左右出现出血,多为可吸收线不吸收所致,可以拆除缝线,局部喷以云南白药粉。若出血较多,可用碘仿纱布压迫止血,此时一般无需用抗生素,可给予中药如裸花紫珠、聚甲酚磺醛栓等。预防:注意缝线质量,老年患者阴道粘膜菲薄,愈合能力差,多出现可吸收线不吸收,可术前阴道加雌激素类药物,以增加阴道上皮抵抗力而促进愈合。
术后1个月左右出现的出血,多数原因考虑为阴道残端息肉形成,出血特点为接触性出血或排便后阴道少量血性分泌物,可在摘除息肉后,电凝或以20%硝酸银腐蚀基底部。预防:有报道称采用lember缝合法可减少肉芽组织形成或残端出血,说明缝合方法也至关重要。术中缝线切勿穿透阴道粘膜,缝合阴道前后壁应等短对齐,粘膜面直接对合,另外,近阴道残端缝线不宜过粗,剪线结时留线不宜过长,以减少息肉的形成。[3]
术前治疗合并症对于前期便秘、老慢支、重度贫血、高血压、低蛋白血症等患者,术前应积极治疗。贫血可加重局部组织的缺血缺氧,影响创面愈合,所以对有贫血的患者,术前应分次少量输新鲜全血,使血色素至少达8.0g以上。对于糖尿病患者,术前应控制血糖水平。高血压患者术中血压下降,阴道断面无出血,但术后血压升高,一些小血管开放引起阴道残端出血。另外嘱患者术后注意休息,不宜过早体力劳动,3个月内禁止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