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骨折伴脱位的损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屈曲、后伸、垂直压缩暴力均可致伤。
(二)发病机制
1、屈曲压缩暴力:即在引起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同时,后方小关节也出现脱位。当轴向屈曲与压缩相结合的载荷暴力作用于颈椎时,可导致颈椎多处结构损伤,主要表现为:
(1)椎体垂直劈裂(正位X线骨折):可能为轴向载荷作用于双侧Luschka关节所引起的骨折。
(2)椎体前下缘撕脱骨折:主要因屈曲暴力所致,此时椎体向后移位。
(3)椎体压缩及前移:即骨折的椎体在下位椎体之上向后移位。
(4)椎体压缩及向后移位:此时双侧椎弓根或椎板骨折;单侧骨折者不及3%~5%。
以上四种骨折是颈椎损伤中最不稳定的。其中,椎体向后移位者表明三柱损伤,有椎间盘、椎间韧带及前、后纵韧带的断裂。后部结构外观上似正常,但并不可靠。这种损伤可导致颈椎明显不稳,几乎无例外地发生完全性脊髓损伤。这种屈曲-压缩损伤多因跳水或潜泳所致。
2、后伸压缩暴力与前者相反,是后伸状态下的压缩损伤。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发生多节段双侧椎板骨折,而且常常为连续的多节椎板骨折,引起“创伤
性椎板切除”。由于其向后位移,因而极少出现脊髓损伤。此时,如有前柱断裂及椎间分离(多见于老年人,常见于坠落伤后的颈6~7损伤)。
3、垂直性暴力在引起椎体爆裂骨折的同时,由于椎体高度的迅速丢失,小关节出现半脱位或交锁征。
4、垂直+屈曲暴力随着椎体楔形变的加剧,后方小关节亦随之变位,并可由半脱位发展到全脱位。
本组病例的伤情多较严重,其病理解剖亦较为复杂,且每个病例均有差异,需逐例分析、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