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是什么,血栓形成后怎样治疗
血栓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作用而形成的,一般来说,血栓患者主要是由于家族遗传因素引起的,血栓的反复性比较强,且血栓形成部位会发生异常。血栓的形成主要是因为血液流动速度变慢,血流产生涡旋等与;另外,一般在产后,重大创伤或者大手术之后,血液的血小板与凝血因子的数量增加,导致血液的凝固性增高,从而直接导致血栓的形成;最后,心血管内膜受到损伤后,内皮细胞发生变性,坏死脱落,内源性凝血系统就会被激活,损伤的内膜会变粗糙,可以释放组织凝血因子,使得血小板易于积聚,黏附在胶原纤维上,并且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
在现代医学上,可以把血栓分为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透明血栓共四种。白色血栓主要发生于心室,动脉等血流较快的部位,或者血栓形成时血流较快的时期,白色血栓主要由血小板小梁构成,并且有许多中性的白细胞黏附在其表面,血小板小梁在凝血因子的作用下,会形成网状的纤维素,肉眼观察呈现灰白色,表面比较粗糙,与血管壁紧密相连;混合血栓是静脉的延续性血栓,主要表现为白色与红色的条层层相间,这是以红细胞为主的血栓;红色血栓主要发生在血流比较缓慢,甚至停止的状态下,在显微镜下,纤维素网眼充满看似正常的血红细胞,用肉眼观看则呈现暗红色,刚形成的血栓比较湿润,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已经形成的血栓,由于水分被吸收,变得失去弹性,干燥,易碎,脱落后会造成栓塞;透明血栓,又称微血栓,主要是因为它在显微镜下才能被发现,主要发生于微循环小血管内。
对于血栓的治疗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聚集药以及溶血栓药共三种。抗凝血药可以阻止血液凝固,是因为干扰凝血因子的药物,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抗血小板聚集药,主要常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噻氯匹啶以及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溶血栓药主要用于溶解凝血中形成的纤维蛋白,主要常用的药物有链激酶和尿激酶等。
最需要预防血栓形成的人群是老年人,平时应该增强体锻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加高密度脂肪蛋白,防止动脉硬化,可以经常吃洋葱,四季豆,胡萝卜,葡萄,苹果等蔬果;睡前喝杯白开水,平时也要多喝水,这样有利于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