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心脑血管疾病的表现,心脑血管疾病的护理

  一、心脑血管疾病的外在症状是什么

  一、脑血栓:

  急骤起病是主要特点,是发病最急的疾病之一,大多数患者病前无任何前驱症状,活动中突然起病,绝大多数症状在数秒或数分钟内病情发展到最高峰,少数患者在数天内呈阶梯样或进行性恶化,约半数患者起病时有意识障碍,但持续时间短暂。

  二、脑动脉硬化:

  常出现头晕、头痛、烦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出血等症状。

  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单眼突然出现一过性黑蒙,或视力丧失,或白色闪烁,或视野缺损,或复视,持续数分钟可恢复。对侧肢体轻度偏瘫或偏身感觉异常。优势半球受损出现一过性的失语或失用或失读或失写,或同时面肌、舌肌无力。一过性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语言不清或声音嘶哑。

  四、心脏病

  常见症状有:心悸、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咯血、胸痛、水肿、少尿等。

  二、心脑血管疾病的自我护理

  1、做好皮肤护理,预防褥疮的发生。一般脑血管疾病愈后常留后遗症,如偏瘫或全瘫。由于患者长期卧床,使受压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坏死、甚至溃疡。所以在康复的初期,每2小时翻身按摩皮肤一次,以后时间逐渐延长,每4小时一次,翻身时避免推、拖、拉等动作。被褥要平整,无渣屑。

  2、加强肢体功能锻炼,首先要促使病人消除依赖心理,建立乐观主义情绪,激励患者达到生活自理,坚持锻炼。具体措施:病情稳定24小时后即可施行。初为按摩,家属帮助患者活动四肢,目的为促进血循环、刺激机体感受器,引起反射冲动,防止肌肉、韧带挛缩,保持关节活动度,防止畸形。在肌力增强的基础上逐步进行床上锻炼,先卧位后坐位,拉绳、提物、洗手、吃饭、扣扭扣、站立、直到独立行走,行时掌握姿势正确,肌力和肌群协调。通过以上锻炼,可使瘫痪四肢功能得以恢复。

  3、如瘫痪肢体一时恢复困难,可让患者利用健肢帮助患肢活动。上肢瘫痪应防止关节脱臼,可用三角巾托起。

  4、预防复发倾向,避免精神刺激,因第二次复发,可加重病情,恢复健康相当困难。

  三、心脑血管疾病的饮食原则

  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躲鸡蛋就像躲“炸蛋”,的确,出于健康考虑,他们不能多吃鸡蛋,但是并不等于这些人每天连一个鸡蛋都不能吃,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肿瘤科主任李佩文教授指出:蛋黄中的卵磷脂其实对防治心脑血管是有益的!对胆固醇不高的人来说,每天一个鸡蛋刚刚好,而且鸡蛋清还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鸡蛋的营养价值相当丰富:一个鸡蛋含蛋白质7克、脂肪6克、产生热能82千卡。营养的利用率高达98%以上,其中钙、磷、铁和维生素A含量很高,B族维生素也很多,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许多人只看到鸡蛋中含有高浓度的胆固醇,但是却忽视了这样一些事实:鸡蛋当中同样也含有许多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因素。比如鸡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它有助于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把胆固醇带出血管等组织。此外,鸡蛋黄中所含有的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叶酸,都有助于降低血液中同半胱氨酸的浓度,从而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李佩文教授说,在文献资料中,民间用于体质恢复和保健的鸡蛋良方,竟达几十种。鸡蛋的营养与人体有亲和性,容易吸收,所以是小儿、老人、产妇以及肝炎、结核、贫血患者、手术后恢复期病人,鸡蛋是必不可少的补品。

  常人如果每天进食一个鸡蛋,会保护生命,延长寿命。鸡蛋含有人体需要的几乎所有的营养物质,故被人们称作“理想的营养库”,营养学家称之为“完全蛋白质模式”。不少长寿老人的延年益寿经验之一,就是每天必吃一个鸡蛋。

  四、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技巧

  1、防止栓塞

  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高危患者进行有效的抗栓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

  2、患者晨练应注意的问题

  睡眠时,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季应该注意。

  3、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疾病的康复与预后。控制饮食总量,调整饮食结构;坚持运动,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戒烟少酒,劳逸结合;减少钠盐摄入,每天食盐控制在5g以内;增加钾盐摄入,每天钾盐≥4.7g。

  4、多吃富含精氨酸的食物

  富含精氨酸的食物有助调节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管损伤。这类食物有海参、泥鳅、鳝鱼及芝麻、山药、银杏、豆腐皮、葵花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