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的病因有哪些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一直都存在着争议,也就由此产生了多种的学说,来支持自己的论证观点。其实,女性病人也会很奇怪自己为什么会患上这种妇科疾病。那么,下面就详细讲述一下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哪些发病机制。
一、种植学说
最早(1921)有人认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系子宫内膜碎片随经血逆流,通过输卵管进入盆腔而种植于卵巢或盆腔其他部位所致。
二、浆膜学说
亦名化生学说,认为卵巢及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系由腹膜的间皮细胞层化生而来。副中肾管是由原始腹膜内陷发育而成,与卵巢的生发上皮、盆腔腹膜、闭锁的腹膜凹陷,如腹股沟部的腹膜鞘状突(努克管)、直肠阴道隔、脐等,都是由体腔上皮分化而来。
三、免疫学说
(一)细胞免疫功能缺陷1。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2。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功能缺陷:NK细胞是一群异质性多功能的免疫细胞,其功能特征是不需抗体存在,不需经抗原致敏,即可杀伤某些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在体内免疫监护中起重要作用。
(二)体液免疫功能缺陷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组织发生的理论还有:①淋巴播散学说。认为子宫内膜可经淋巴道播散,先后有人发现宫旁淋巴结及髂内淋巴结中含有子宫内膜组织;②血流播散学说。一些学者认为最大可能是内膜经过血流播散至上述组织、器官而致,且曾在兔肺内引起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论异位子宫内膜来源如何,其生长均与卵巢内分泌有关,临床资料可以说明,如此症多半发生在生育期妇女(30~50岁占80%以上),且常并发有卵巢功能失调。切除卵巢后,则异位内膜萎缩。异位子宫内膜的生长主要依靠雌激素,妊娠期孕激素分泌较多,异位内膜即受到抑制。长期口服合成孕激素如炔异诺酮,造成假孕,亦可使异位内膜萎缩。
由于还没有真正的确定疾病的发病机制,所以都是以学说的形式存在。但对于女性来说,不管发病机制是怎样的,疾病本身存在才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够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才是现阶段病人最为关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