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湿热的中医疗法
在中医学中,大肠湿热证是指湿热侵袭大肠所表现的证候。多因外感湿热之邪,或因饮食不节等因素造成。其实就是说由于人们饮食不洁而损伤了肠胃,那么对于大肠湿热这种疾病,中医的疗法是怎么的呢?
治疗法则:清热,利湿,解毒,调气,行血。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
(1)芍药汤加味:芍药10克、黄芩10克、黄连6克、大黄6克、银花15克、槟榔l0克、当归10克、甘草6克、木香6克。本方适用于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证的痢疾患者。
(2)葛根芩连汤加味:葛根15克、黄芩l0克、黄连6克、甘草6克、银花15克、茯苓15克、木通6克、车前子10克。本方适用于腹痛,泻下急迫为主证的泄泻患者。以上方药,水煎,取汁300毫升,分2~3次服用,每日一剂。
2、加减变化:若痢疾初起,兼有表证,基本方(1)加荆芥10克、防风6克、羌活10克;如热毒盛者,下痢赤多白少,或纯下赤冻,则加白头翁15克、秦皮l0克、地榆10克、丹皮10克;若挟食滞,苔腻脉滑,加用神曲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芒硝10克(入汤冲服);若湿热留连不去,下痢时发时止,日久难愈,加用人参6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干姜6克;若下痢初作,表证已解,痢犹未止,可用香连丸,每服6~9克,日叁次;若痢下为酱色,时作时止,可加用鸦胆子仁治疗,成人每日3次,每次15粒,胶囊分装,饭后服,连用7~10天。若湿热泄泻以湿邪偏重,舌苔微黄厚腻,脉濡缓,可基本方(2)加用厚朴10克、薏仁30克;挟食滞者宜加神曲10克、山楂10克、麦芽10克;如有发热、头痛、脉浮等风热表证,加连翘10克、薄荷10克;如在夏季盛暑之时,可酌加藿香10克、香薷10克、扁豆花6克。荷叶6克。
(二)外敷药物
1、苦参粉适量,温水调成煳状敷脐。
2、栀子适量,研为细末,鸡蛋清调成膏,贴双足涌泉穴。
3、白矾15克、五味子15克、五倍子15克,研为细末,用开水调成膏,贴神阙穴。
4、噤痢膏:牙皂6克、细辛27克、葱6根(拭净泥土,勿洗),田螺2个,小麦曲12克。诸药混合,捣融如膏,贴于神阙穴,盖以纱布、绷带固定,药干另换。
用中医学术语,大肠湿热常表现为腹痛下痢,里急后重,或大便脓血,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患者可以通过一定的饮食方法来调理,在配合药物的作用下,一定会收到更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