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室间隔缺损的病理病因

  室间隔缺损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疾病。但是其危害对于我们而言,却是相当严重的。所以为了避免在遇到这个疾病时我们手足无措的尴尬境地,对其多一些了解就十分必要了。

  在胚胎的第5~7周,分别自心室尖部由下而上,心球嵴处自上而下形成肌性间隔,并由来自房室瓣处心内膜垫的膜部间隔与前二者相互融合,形成完整的心室间隔,将左右心室腔完全隔开,如果在此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即会造成相应部位的心室间隔缺损,一般系单个缺损,偶见多发者。

  按照缺损所处的部位,一般将其分为下列四种类型。

  ①室上嵴上缺损:缺损邻近肺动脉瓣环或主动脉瓣环,面积较大的主动脉瓣环下缺损,由于右冠瓣缺乏足够的支持,舒张期时该瓣可向缺损处脱垂,产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②室上嵴下缺损:高位膜部室间隔缺损,又称膜周部缺损,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如缺损较大,可因位于其上方的无冠瓣失去支持而脱垂,产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③隔瓣后缺损:又称房室管型缺损,为低位膜部缺损,其特点是缺损面积一般较大,其右后缘为三尖瓣隔瓣其部及瓣环,房室传导束即沿缺损左右,后,下缘通过,修补手术时应防止误诊,极少数病例缺损位于隔瓣的心房侧(解剖学上,三尖瓣隔瓣位置较二尖瓣隔瓣略低),形成左心室与右心房之间相沟通。

  ④肌部间隔缺损:缺损位于右室流入道或近心尖部的肌性室间隔处,常是多发的,是较少见的一种类型。

  室间隔缺损分型及其所处位置

  ⑴室上嵴上缺损;

  ⑵室上嵴下缺损;

  ⑶隔瓣后缺损;

  ⑷肌部缺损。

  心室间隔缺损口径的大小,可从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缺损的边缘组织可为纤维性,肌性或兼而有之,肌性间隔缺损的口径随心动周期的不同时相有所改变,心室收缩期时口径相应变小。

  以上便是室间隔缺损的病理病因讲解,希望通过这些简单的讲述,可以让大家学到一些新的知识。那样以后在面对这个问题时,也是能处变不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