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病原因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针对肝脏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大部分医院里属于消化内科或者肝病科的范畴。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原因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自身免疫性肝炎病因概要: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病因主要分为: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是复杂的诱发因素、自身抗原、遗传易感性和免疫调节网络等相互作用的结果。病理,可分为一般型(仅有碎屑样坏死)、重型(合并桥样坏死和融合性多小叶性坏死)和合并肝硬化。

  AIH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是复杂的诱发因素、自身抗原、遗传易感性和免疫调节网络等相互作用的结果。现有的间接证据提示:①AIH具有潜在的遗传易感背景;②AIH可能与控制自身反应的多种免疫调控缺陷有关;③在易感个体中,AIH的发生可能需要一个诱发因素,如嗜肝性病毒感染,或对药物和其他肝毒性物质的特异性反应等;④组织损伤的最终效应机制可能涉及自身抗体与表达于肝细胞表面的肝特异性抗原的反应(AD—Cc),而T细胞对肝细胞的直接细胞毒作用显得较为次要。

  1、诱发因素

  多种因素提示为AIH的诱发因素,包括某些病毒和。HAV、HBV、HCV、麻疹病毒等,某些药物如呋喃妥因和米诺环素。这些不同的诱发因素可能含有与自身抗原相似的表位,通过克服自身抗原耐受、模拟隐蔽抗原和(或)产生新的表位而打破免疫耐受。这些诱发因素的存在提示自身靶抗原可能是易被模拟的短的表位。

  2、自身抗原

  该疾病多种循环抗体的存在提示AIH可能是有自身免疫发病的基础。大约80%患者存在显著增高的抗核抗体(ANA)或抗平滑肌抗体滴度。其他患者中3%~4%的患者存在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1)。它与细胞色素P450ⅡD6的表位起反应。另外,超过90%的AIH患者存在核周染色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最近,多种自身抗体被鉴定具有肝病,特别是AIH的特异性。目前最受重视的自身抗体的靶抗原包括肝细胞质抗原(LCl)、可溶性肝抗原(SLA)和肝涎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自身抗原是自身抗体和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作用的靶的,因而是自身免疫反应的基础。

  3、遗传易感

  在北欧和北美白种人群中,I型AIH的主要易感等位基因是HLA—DRBl*0301和HLA—DRBl*0401。在白种人群中,不同的遗传易感因子还代表着AIH不同的临床类型。与HLA—DR3有关的AIH患者一般年龄较轻,病情进展快,常在免疫抑制剂治疗停药后复发,因而需作肝移植的可能性较大;相反,HLA—DR4阳性的患者常在40岁以后发病,疾病活动度中等,对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应良好。较少作为肝移植的候选者,但肝外自身免疫性综合征较常见。

  4、细胞因子网络

  免疫调节性细胞因子IL一2、IFN—y和IFN—a组成l型(Th1)细胞因子应答,细胞因子IL一4、IL一5、IL一6、IL一10和IL一13组成2型(Th2)细胞因子应答。Th1细胞因子调节通过促进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克隆扩增调节细胞免疫机制。Th2细胞因子通过激活B细胞和刺激自身抗体的产生影响体液免疫。Th1和Th2细胞因子组成广泛而复杂的免疫调节网络。细胞因子网络影响AIH的发生、临床表现和预后。AIH以Th2型细胞因子应答为主,与病毒性肝炎有区别。

  5、肝细胞破坏的机制

  自身抗原致敏的细胞毒T细胞克隆扩增(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和(或)针对肝细胞膜组分的自身抗体过量产生(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可能都参与了免疫介导的肝细胞损伤,其中ADCC可能是较重要的组织损伤的最终效应机制。糖皮质激素治疗AIH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降低细胞因子产生抑制ADCC过程中的ThO细胞的激活,从而抑制CTL和抗体的产生。另外,硫唑嘌呤主要是选择性地降低K细胞和NK细胞。因此,这两种药物可有效地控制ADCC作用过程中的两个主要步骤。

  病理:

  可分为一般型(仅有碎屑样坏死)、重型(合并桥样坏死和融合性多小叶性坏死)和合并肝硬化,肝细胞内炎症的程度在不同的区域可不同,有些区域可为正常组织,炎症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单核细胞。浆细胞浸润有时相当显著,包括汇管区和小叶内的浸润,浆细胞内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肝细胞有坏死和纤维增生,形成纤维间隔,被分隔的肝细胞成为腺体状或花环状。肝细胞脂变少见。网状支架塌陷,结缔组织横跨于小叶间,最后形成大结节性肝硬化。在组织学上往往同时有上述不同的炎症表现。当病变活动性消退时,炎症浸润减少,碎屑坏死减轻,纤维组织致密。用激素治疗后,病变几乎完全或部分消散,但也可复发活动。只有三分之一病例在病变早期出现肝硬化,大多数病例在病变发作2年后出现。

  目前有关AIH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由于一些激发因子、自身抗原、遗传倾向和免疫调节网络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突破了自身免疫耐受而引起自身免疫反应,从而导致持续性肝细胞损害。AIH病人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包括肝细胞膜抗体(LSP抗体和LMA)、平滑肌抗体(SMA)、微丝抗体、肝肾微粒抗体(LKM-1)、抗核抗体(ANA)、单链DNA抗体、类风湿抗体、抗肾小管上皮抗体、可溶性抗肝抗原抗体(SLA)等,上述自身抗体与相应的自身抗原结合,有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病理反应的触发因素,其中抗肝细胞膜的抗体可能通过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以及激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损伤肝细胞。

  由于免疫反应中出现的辅佐效应、表位扩展、旁观效应、T细胞杂乱行为等原因,以及单个自身抗原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可能被多元化交互作用所掩盖从而改变起始反应途径的方向,导致很难确定真正的自身抗原。随着新发现、新技术(芯片技术、质谱分析、人工神经网络和其他生物信息学手段)的出现,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找出引起AIH的真正自身抗原,并摸索出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