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名词解释,如何预防产后出血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80%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多见于产后1-2周。
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四大原因可以合并存在,也可以互为因果。
1、宫缩乏力,这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占70%。子宫肌纤维的解剖分布是内环、外纵、中交织。正常情况下,胎儿娩出后,不同方向走行的子宫肌纤维收缩对肌束间的血管起到有效的压迫作用。如果出现子宫肌纤维收缩无力即宫缩乏力则失去对血管的有效压迫作用而发生产后出血。
2、胎盘因素,占产后出血原因的20%左右。根据胎盘剥离情况,胎盘滞留、胎盘粘连及部分胎盘和/或胎膜残留均可影响宫缩,造成产后出血。
3、软产道裂伤,软产道裂伤包括会阴、阴道及宫颈及子宫下段裂伤。
4、凝血功能障碍,常见原因有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死胎及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少数由原发性血液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或重症病毒性肝炎等引起。
某些产后出血是可以预防的。就有关子宫收缩不好的问题来说,临产、分娩时不要过度紧张,以免使子宫收缩不好,一定要做好严格的产前检查,以防发生临产时有胎位不正,造成产程过长。产前检查如果发现有子宫的肿瘤或畸形等问题,医生会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防止产后出血。孕期也要纠正贫血、高血压等异常,可预防由于这些原因引起的产后出血,也可增加对出血的耐受力。孕期需注意体重的增长情况,否则生的孩子过大,会引起产后出血。目前胎盘粘连引起的产后出血较为多见,这是因为许多年轻的孕妇在此次妊娠前做过或多次做过人工流产所致,如果在分娩前做过流产,在分娩时需去较大的医院,备血,以防出血时应用。
总之,加强围生期保健,严密观察及正确处理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同时女性也应该加强对生育知识的了解程度,减少人工流产次数,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