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中药方,干燥综合症古方中医辩证施治

  一、中医如何治疗干燥综合症

  ①燥邪犯肺

  主症:口鼻干燥,干咳无痰或痰少黏稠,难以咳出,常伴有胸痛、发热、头痛等,舌红、苔薄黄而干,脉细数。

  治法:清肺润燥止咳。

  ②湿热蕴结

  主症:双手发胀,近端指间关节和掌指红肿,胸闷纳差,渴不多饮,溲赤灼热,大便干或坚或黏腻不爽,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③燥热迫血

  主症:双下肢皮疹隐隐,或连成片,色呈紫红,伴口干舌燥,甚则高热时作,舌红,舌苔薄白,脉细数。

  治法清热凉血,滋阴润燥。

  ④气血瘀阻

  主症:腮腺部酸胀,口干咽燥,眼干目涩,头晕目眩,皮肤粗糙,色黯发斑,四肢关节疼痛不利,舌黯少津,或青紫有瘀点,脉细涩。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

  ⑤阴虚内热

  主症:长期低热缠绵,头晕且痛,面赤,耳鸣,五心烦热,腰酸足软,眼干酸涩,口干咽燥,大便干燥,舌红、少苔,或光剥,质干,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生津润燥。

  二、干燥综合症常需要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要注意与引起腮腺肿胀的疾病鉴别。

  1、系统性红斑狼疮虽然该病与SS的共同之处是两者均为自身免疫性风湿病,抗核抗体、抗RNP抗体、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阳性,但通过检查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及临床表现不难鉴别。应注意60%的病人两病重叠。

  2、类风湿关节炎两病的共同特点是均可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病变是一种侵蚀性关节炎,与SS鉴别较易,但应注意有60%~70%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与SS重叠。

  3、肾小管酸中毒对于不明原因的肾小管酸中毒,应高度警惕SS继发的可能。

  4、流行性腮腺炎多见于儿童,呈流行性,与感染源接触经2~3周潜伏期才发病,病情不反复。症状在1周左右减轻,有时也可伴有关节炎,关节炎也可在数周内减轻。

  5、化脓性腮腺炎多见于成人及糖尿病患者,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病,大部分为一侧性,有发热、白细胞增加及局部明显的炎症表现。

  6、腮腺恶性肿瘤单侧性缓慢增大,如侵犯面神经,可引起面神经麻痹。

  7、慢性肉芽肿由结核、结节病、霉菌引起的腮腺慢性肉芽肿,鉴别较困难,有时需依靠病原学及病理检查加以鉴别。

  三、干燥综合症古方中医症状

  干燥综合征起病较隐匿,进展缓慢,只有少数患者发病急,进展快。由于其累及全身多系统,故常表现复杂,只见口、眼干燥者,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又称口眼干燥综合征,合并有其它结缔组织疾病者,称继发性干燥综合征。具体临床表现可见:

  1.口腔干燥。症轻者不易察觉,症重者见唾液减少,食物和咀嚼均不能刺激唾液分泌,舌红而干,或有溃疡,因咽干而吞咽困难,常伴有齿龈发炎,牙齿易破碎掉落,唇干发裂,或有口臭,半数病人腮腺肿大反复发作,甚或呈松鼠样脸,颌下腺也常肿大。

  2.眼干燥。表现为干燥性角结膜炎,眼睛干燥、痒痛,有异物感、烧灼感,视力模糊,似有幕状物,怕光,重则角膜混浊,有糜烂或溃疡,甚或穿孔。由于泪液减少,常并发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

  3.呼吸道干燥。表现为鼻腔干燥,传导性耳聋,咽喉干燥,声音嘶哑,痰液粘稠,易并发气管、支气管、肺部的炎症。

  4.消化道干燥。因咽和食管干燥而表现为吞咽困难,还可见胃酸分泌减少,并发萎缩性胃炎、亚临床型胰腺炎,约1/5的患者有肝脾肿大。

  5.其它症状。累及泌尿道者并发肾的病变,如间质性肾炎、肾小球肾炎等;皮肤干燥如鱼鳞,可有结节性红斑、紫癜、皮肤溃疡、阴道粘膜干燥和萎缩;全身或局部的浅表淋巴结肿大;病变尚可累及颅神经,并发周围神经炎、局灶性肌炎、非侵蚀性关节炎等。

  6.继发性干燥综合征伴随的结缔组织病。常见的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进行性全身性硬化症、混合结缔组织疾病、结节性多动脉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桥本氏甲状腺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等。少数病例可发生恶性淋巴瘤。

  四、干燥综合征病因

  有外燥、内燥两种。干燥综合征以内燥为多。《内经》有云:“燥胜则干”。后人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指出:“诸涩枯涸,干燥皴揭,皆属于燥”。燥邪之致病最有季节性,秋分以后,燥金主事,人经夏月炎蒸,液为汗耗,脏腑枯涸,致使水竭津枯,易于感燥,或岁运正当燥金司天,亦易感邪,此为外燥;人身素体之阴液不足,或久病劳伤、术后、产后,阴精受损加之年高体弱或失治误治等,均可导致津伤液燥,诸窍失却濡养,而生内燥,阴虚液亏,精血不足,清窍失于濡润,病久瘀血阻络血脉不通,累及皮肤黏膜,肌肉关节,深至脏腑而成干燥综合征。

  (1)先天不足:干燥综合征多有先天禀赋不足,阴精亏损;或素体阴虚,津液亏少;或久病劳伤均可导致阴津亏虚,清窍失养,而发为本病。女子体阴而用阳,40岁以上女子天癸渐竭,精血亏虚,阴液不足,多因阴虚内热而伤津耗液,导致口眼清窍失养,经脉气血痹阻而多发干燥综合征。

  (2)后天因素:或为情志所伤,劳倦过度;或为久病失养,精血内夺;或为年高之人天癸将竭;或为误治、失治,如误用汗、吐、下法;或过服辛温升散之剂;或亡血失精等,皆可导致阴液不足,正气耗损,而发为干燥综合征。

  (3)六淫外邪:六淫中,风、暑、燥、火四邪称之为阳邪,阳热亢盛,则消灼津液;又风寒伤人能化热,风热伤人能化燥,热则耗液,燥则伤津。病初起在经在表。络脉痹阻则关节肌肉疼痛,津液干涸则口眼干燥。病久入里必损及五脏六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