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小管间质性肾炎如何诊断,揭秘小管间质性肾炎的诊断标准

  小管间质性肾炎按照发病的情况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从病理上看,主要的表现是肾间质出现水肿和浸润性炎症。患者一般会出现尿量增多、恶心反胃、肌肉无力、关节酸痛等临床针状,严重的还会伴随肉眼可见的血尿。关于这种疾病的诊断,需要参考以下几种检查的结果。

  1、血液检查

  由于小管间质性肾炎主要损伤的肾脏的代谢功能,因此患者会伴随有不同程度的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磷血症的表现,血尿酸会出现上升,同时外周血液重度嗜酸性细胞比例也会出现上升,少数患者还会伴随有血沉加快,以及球蛋白升高。

  2、尿液检查

  尿液检查主要关注的是患者尿蛋白的含量,大多数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会在1.5g以上,进行尿沉检查会发现有镜下血尿、大量白细胞以及管型尿,具体的情况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会有较大的差异。

  3、影像学检查

  对于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通过B超检查可以发现双侧肾脏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大情况,伴随肾皮质回声明显增强。而对于慢性小管间质性肾炎,除了B超还可以进行放射性核素检查,如果肾脏轮廓出现毛糙不光滑的情况,一般就意味着有患病的可能。

  4、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指的是肾脏组织活检,是诊断小管间质性肾炎的金标准。这类检查一般利用穿刺技术去少量组织进行化验,可以帮助确定炎症的浸润程度,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上述四种方式就是临床常经常被用来检查小管间质性肾炎的方法,一般联合使用诊断的准确度更高。在治疗方面,小管间质性肾炎在早期主要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控制,主要的用药原则是纠正肾性贫血,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对于处于晚期或者是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以进行透析治疗或者肾移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