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宝宝讲话晚是什么原因

  宝宝语言迟缓不仅会影响到儿童认知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儿童情绪、个性及人际关系的发展,甚至会导致儿童心理异常。因此,如果发现孩子到了该说话的年龄却迟迟不开口,或者语言水平远低于同龄孩子,则建议到医院检查。下面几种情况都会引起孩子说话晚。

  1、听觉器官异常

  宝宝学话,首先必须要能听到外界的声音,才能逐渐模仿并学会说话。如果听觉器官异常,听不到外界的声音,那就无法模仿说话了,最终也就不会说话了,这就成为所谓的聋哑儿。

  宝宝说话晚要警惕这4种情况

  很多聋宝宝在刚出生时都是看起来很健康的,但其实很可能在妈妈肚子里就已经存在有听力障碍的问题了,这些宝宝多数到了2-3岁还不会说话,才引起家长的注意,但这个时候已经错过了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期。

  因此,做好新生儿听力筛查是非常重要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早期发现聋宝宝,发现后如果能给予早期干预和康复,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语言和认知发育的影响,甚至可使语言的发展接近正常儿童。新生儿听力筛查是一种通过简单、客观、快捷的方法,将可能有听力障碍的新生宝宝筛查出来,并进一步确诊和追踪观察。按规定,新生儿初筛未通过者,42天内均应进行双耳复筛,复筛未通过者,出生3个月龄内转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听力障碍诊治机构接受进一步诊断。但是当告知宝宝听力筛查没有通过时,家长也不必太过于慌乱阵脚,应该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复筛、转诊和干预治疗。

  除了先天耳聋外,后天的一些因素如药物损伤(链霉素)、炎症(中耳炎)等,也有可能会导致宝宝听力障碍,最终妨碍儿童早期的语言发育。

  2、大脑发育异常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如脑瘫,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伴有语言和智能障碍。过去认为脑瘫是不治之症,随着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发现其实脑瘫是可治的,尤其是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治疗可使很多脑瘫患儿正常化。小儿在3岁前的脑组织发育还不完全,还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大脑的可塑性极强,恢复能力快,在这一时期如能及时应用早期康复及早期干预的方法,促进可能发展为脑损伤后遗症的高危新生儿的潜能发挥,预防或减轻其伤残的发生,使其发育赶上正常儿童。

  而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高胆红素血症、多胎、高龄产妇初产、先兆流产、感染、新生儿惊厥、颅内出血等是引起脑组织损伤的高危因素。因此,要积极做好母亲孕期、围生期保健,预防早产、难产、窒息,是减少小儿脑部损伤的重要措施。

  3、构音器官异常

  构音器官包括肺、喉、面部、口部肌肉,硬腭、腭咽肌、舌、下颌等,由于构音器官发生异常,也可能会造成语言的发育障碍。其特点是宝宝可以发音,但是会表现为语言很不清楚,如鼻音过重或过轻,儿童腭裂、黏膜下腭裂会造成鼻音过重等。

  几乎所有构音障碍的患者都存在一定的舌唇运动不良,舌唇运动不良会使所发出的音歪曲、置换或难以理解。而正常发育的儿童在6岁左右就完成了构音的发育,因此如果是存在有构音器官异常的患儿,应尽早手术,并及时到正规的康复训练机构进行系统规范的舌唇运动训练、发音训练及辨音训练等,以便及早纠正构音错误。

  还有一些小孩在小时候会出现口吃,一般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改善或消失,只有少数可持续至成年。部分口吃儿童是因为语迟造成其语言流畅性差,词与词之间运用能力差,而出现上一个词的重复、延长,这些一般会随着语言能力的提高而逐渐修正的,不必太过于担心。但是如果家长的过分关注及紧张反而会给儿童很大心理负担,从而加重了口吃或延长修正过程。因此要正确对待口吃儿童,不要过分纠正讲话,避免惩罚、歧视、戏弄、嘲笑或故意模仿儿童的口吃,应该鼓励患儿多点参与集体活动和锻炼,另外,有节奏的唱歌、朗诵对儿童语言训练有一定的帮助。

  4、自闭症

  自闭症,也叫孤独症,是一种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疾病,其原因可能跟基因和遗传有关。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一般来说听力都还是正常的,但就是不肯开口说话或者不肯多说话,有些虽然可以说一些话,但往往却是一些重复语言、鹦鹉学舌的语言,自言自语,或者是一些根本不可以让人听懂的能跟人交流的主动语言。因此,如果发现自己家的宝宝语言发育迟缓,并且伴有社会交往障碍和刻板的行为,应该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请相应的专科医生确诊,以早期发现孤独症儿童,及早干预,以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