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打丙球有什么危害
丙种球蛋白是生物制品,其成分97%为免疫球蛋白G,并含微量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毒素等多种免疫功能及免疫调节作用,在儿科临床广泛应用。
是否需要使用丙种球蛋白,取决于患者体内丙种球蛋白G水平的高低,当血清丙种球蛋白G低于正常值时,使用丙种球蛋白可起到促进其生物合成、防止感染的作用;而血清丙种球蛋白G正常,反复使用丙种球蛋白只能封闭免疫活性细胞、抑制丙种球蛋白G的生物合成,不仅起不到免疫促进作用,反而抑制其免疫功能。因此,用药前需检测血丙种球蛋白是否降低,方可使用。
目前临床大多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简称IVIG),本品经检测不含有艾滋病病毒和乙肝病毒,但丙型肝炎病毒不能完全检测。国产IVIG制剂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也少。
静脉滴注过程中偶尔可出现恶心、呕吐,皮肤潮红、皮疹等反应,减慢滴速后即可消失,不影响使用。若有过敏反应,会危及生命。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丙种球蛋白好像成了“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经常有家长要求医生给孩子使用。即使孩子已打过三次丙种球蛋白针,反复咳喘明显减少了,有的家长还要求继续给孩子使用,说虽然疗程已经够了,给孩子再多打几针补补身子也是有好处的吧,省得打预防针那么麻烦。
其实,这是误解。疾病的发生与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人体的免疫功能可分为2种: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主动免疫是指在抗原的刺激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对抗原出反应,产生了专门对付该抗原的抗体,以后,如果再碰到这种抗原的话,抗体等免疫物质就会主动地去攻击这种抗原,保护人体不受侵害。这个过程就是主动免疫的过程。打预防针就是主动免疫的方法之一。如果体内的抗体等免疫物质缺少的话,身体则容易患病。生病过程实际上也是身体主动免疫的过程。被动免疫则是直接将抗体类物质输入人体,不需身体的免疫系统“制造”抗体。注射丙种球蛋白,就是被动免疫的一种。
注射丙种球蛋白,是直接把抗体给予人体,能在短时间内增强身体免疫力。这只是一种应急措施,主要用于已密切接触了麻疹、肝炎、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病人,而且接触者本身还没有接受过相应的预防接种的情况下。目的在于防止这些孩子受传染,或使已受到传染的孩子发病时症状减轻一些。
注射丙种球蛋白后,抗体的有效作用时间大约为3-8周。因此,要注意把握好时机。一般在接触病人后3天内注射,才能起到预防传染或减轻病情的效果。太早注射,由于抗体有效期已过,起不到作用;太晚注射,则由于已受传染发病,也起不到作用。但是打预防针可使身体可以产生较持久的免疫力,在较长时间内还有抗病作用,这就是与打丙种球蛋白的区别。
因此要告诫家长:
1、由于生病过程实际上也是身体主动免疫的过程,因此,对一般的早期病毒性感染,最好尽量不用素药物。如果需要使用的话,也应在医生指导下。
2、丙种球蛋白只是作用有限的辅助药物,而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要滥用,更不能代替预防针。
3、各种预防针各有其相应的预防效果,但不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