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钾性肾病怎么治疗
失钾性肾病是指由于亚急性或慢性血清钾低于3.5mmol/L引起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主要表现为肾小管功能损害。这种疾病往往需通过药物、手术等多种方法来治疗,纠正病因,充分补钾,改善病情。那么接下来就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失钾性肾病等治疗方法吧。
1、口服药物
氯化钾:适用于缺钾程度较轻、可自主进食的患者。服氧化钾后,可能会有胃肠道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咽部不适、胸痛、腹痛、腹泻等,严重的可出现消化道溃疡、出血,故应避免空腹口服氯化钾,而且有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需禁用。
2、注射药物
(1)氧化钾:多用于缺钾严重或因各种原因禁食,无法摄食的患者,常溶解于生理盐水和葡萄糖中滴注。不过若滴注速度过快或患者肾功能存在障碍可引起高钾血症,而且肾小管性酸中毒和高氯性酸中毒的患者需禁用。
(2)枸橼酸钾:可用于肾小管性酸中毒和高氨性酸中毒的患者补钾。滴注浓度过高速度较快时,刺激静脉可引起疼痛,且肾功能不全尿少者需慎用。
3、手术治疗
胃移植手术:对于重症低钾血症肾病的患者,若药物治疗和肾脏透析均效果不佳,则可考虑进行肾移植手术,延长生命周期,提高生活质量。不过常较难找到合适的肾源,同时提高移植成功率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这也会引起一些免疫问题,如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
以上就是治疗失钾性肾病的相关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可在数周或者是数月后治愈,少数患者需进行手术治疗,治疗周期与患者自身状况以及是否能获得合适的肾源有关。除必要的治疗之外,患者平时还需注意病情监测,若有尿量明显减少的情况,那么需停止补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