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秋季喝什么茶好,茶的功效

  一、秋季喝什么茶好

  乌龙茶

  乌龙茶富含丰富的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矿物元素,常喝乌龙茶可以清热解毒、降低血脂和胆固醇,对去燥、减肥有很大帮助。乌龙茶中的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等都比较出名,静坐庭院,品一杯香茗,看云卷云舒也是一大乐趣。

  黑茶

  黑茶可以降血脂、降血糖,而且还可以降血压,糖尿病人多喝黑茶很有好处。平时常喝黑茶能够杀菌消炎,治疗肠胃疾病,同时黑茶还能延缓衰老,好处多多。喝过的黑茶可以再次利用其煮热水,用来泡脚可以除臭消炎,用来洗头可以去屑止痒。

  菊花茶

  秋天气候干燥,难免会眼干眼涩,尤其是学生和总是面对电脑的上班族。菊花茶具有清肝明目、杀菌消毒的作用,而且菊花茶同样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延缓衰老的作用。菊花泡茶时可以放入适量的枸杞,菊花枸杞茶可以滋阴补肾,起到益精明目的作用。

  杜仲茶

  杜仲茶是有名的保健茶,可以补肝肾、降血压血脂、美容养颜和帮助睡眠等功效,多喝杜仲茶对失眠多梦、三高的人很有好处,经常失眠的人可以在睡觉前喝一杯。

  荷叶茶

  荷叶茶可能很多人没听说过,其实荷叶茶是排毒利尿,帮助减肥的利器。秋季吃的多害怕发胖的女性最适合喝荷叶茶,效果一点也不比那些昂贵的排毒养颜药物差。

  二、喝茶的八大误区

  一、喜喝新茶

  由于新茶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对人的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易诱发胃病。所以新茶宜少喝,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应忌喝。

  二、喝头遍茶

  由于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受到农药等有害物的污染,茶叶表面总有一定的残留,所以,头遍茶有洗涤作用应弃之不喝。

  三、空腹喝茶

  空腹喝茶可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加水吸收率高,致使茶叶中不良成分大量入血,引发头晕、心慌、手脚无力等症状。

  四、饭后喝茶

  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可以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时间一长引起人体缺铁,甚至诱发贫血症。

  正确的方法是:餐后一小时再喝茶。

  五、发烧喝茶

  茶叶中含有茶碱,有升高体温的作用,发烧病人喝茶无异于“火上浇油”。

  六、溃疡病人喝茶

  茶叶中的*因可促进胃酸分泌,升高胃酸浓度,诱发溃疡甚至穿孔。

  七、经期喝茶

  在月经期间喝茶,特别喝浓茶,可诱发或加重经期综合征。医学专家研究发现,与不喝茶者相比,有喝茶习惯发生经期紧张症几率高出2.4倍,每天喝茶超过4杯者,增加3倍。

  八、一成不变

  一年四季节令气候不同,喝茶种类宜做相应调整。春季宜喝花茶,花茶可以散发一冬淤积于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生发;夏季宜喝绿茶,绿茶性味苦寒,能清热、消暑、解毒、增强肠胃功能,促进消化、防止腹泻、皮肤疮疖感染等;秋季宜喝青茶,青茶不寒不热,能彻底消除体内的余热,恢复味甘性温,使人神清气爽;冬季宜喝红茶,红茶味甘性温,含丰富的蛋白质,有一定滋补功能。

  三、茶的功效

  茶能消食去腻、降火明目、宁心除烦、清暑解毒、生津止渴。茶中含有的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可以阻断亚硝酸胺等多种致癌物质在体内合成。它还能吸收放射性物质达到防辐射的效果,从而保护女性皮肤。用茶叶洗脸,还能清除面部的油腻、[2]收敛毛孔、减缓皮肤老化。中国明代李时珍(公元1518~1593)所撰的一本药物学专著《本草纲目》,成书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李时珍自己也喜欢饮茶,说自己“每饮新茗,必至数碗”。书中论茶甚详。言茶部分,分释名、集解、茶、茶子四部,对茶树生态,各地茶产,栽培方法等均有记述,对茶的药理作用记载也很详细,曰:“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火有五次,有虚实。苦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茶主治喘急咳嗽,祛痰垢。”认为茶有清火去疾的功能。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即有“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的记载,还记载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唐本草》说:“茶味甘苦,微寒无毒,去痰热,消宿食,利小便”。汉代名医张仲景说:“茶治便脓血甚效。”至今,我国民间仍有用茶叶治疗痢疾和肠炎的习惯。如将茶叶与药物或食物配成药茶,则疗效更好。如用姜茶治痢疾,薄荷茶、槐叶茶用于清热,橘红茶用于止咳,莲心茶用于止晕,三仙茶用于消食,杞菊茶用于补肝等。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茶还具有抗癌防癌作用。

  四、茶的由来

  荼”、“茶”二字之转变《九经》无茶字,或疑古时无茶,不知《九经》亦无灯字,古用烛以为灯。于是无茶字,非真无茶,乃用荼以为茶也。不独《九经》无茶字,《班马字类》中根本无茶字。至唐始妄减荼字一画,以为茶字,而荼之读音亦变。荼,初音同都切,读若徒,诗所谓“谁谓荼苦”是也。东汉以下,音宅加切,读若磋;六朝梁以下,始变读音。唐陆羽著《茶经》,虽用茶字,然唐岱岳观王圆题名碑,犹两见荼字,足见唐人尚未全用茶字。(清席世昌《席氏读说文记》卷一)只可谓荼之音读,至梁始变,茶之体制,至唐始改而已。(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茶”字从“荼”中简化出来的萌芽,始发于汉代,古汉印中,有些“荼”字已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之形了。不仅字形,“茶”的读音在西汉已经确立。如现在湖南省的茶陵,西汉时曾是刘欣的领地,俗称“荼”王城,是当时长沙国13个属县之一,称为“荼”陵县。在《汉书·地理志》中,“荼”陵的“荼”,颜师古注为: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这个反切注音,就是现在“茶”字的读音。从这个现象看,“茶”字读音的确立,要早于“茶”字字形的确立,从而道通天下。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因而在语言和文字上也是异态纷呈,对同一物有多种称呼,对同一称呼又有多种写法。代表茶字的还有茗字。在古代史料中,有关茶的名称很多,到了中唐时,茶的音、形、义已趋于统一,后来,又因陆羽《茶经》的广为流传,“茶”的字形进一步得到确立,直至今天。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很早便有关于食茶的记载,而且随产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中国的茶早在西汉时便传到国外,汉武帝时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岛,所带的物品中除黄金、锦帛外,还有茶叶。南北朝时齐武帝永明年间,中国茶叶随出口的丝绸、瓷器传到了土耳其。茶的广泛普及但是也可以考证,茶在社会中各阶层被广泛普及品饮,大致还是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传世以后。所以宋代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也就是说,茶发现以后,有一千年以上的时间并不为大众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