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产后会膀胱脱垂
生活中很多女性在产后会发生膀胱脱垂的问题,膀胱脱垂是指膀胱组织部分脱垂至尿道口外。漏尿是此病患者出现最早的症状,其次患者还会出现抬重物、打喷嚏以及咳嗽等表现。此病会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建议应明确病情后积极治疗。那患者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膀胱脱垂呢?
1、盆底肌损伤
女性在怀孕分娩时,胎儿从阴道娩出,如出现体积过大或分娩用力过度,则容易造成盆底肌持续性扩张或肌纤维撕裂,从而使盆底肌肌张力下降。如果患者产后未及时进行产后盆底肌康复锻炼,就会发生膀胱脱垂,导致患者出现尿失禁,尿液增多,排尿困难等症状。此类患者建议做凯格尔运动,能够恢复盆底肌张力,改善膀胱脱垂诱发的症状。
2、雌激素水平降低
此类患者通常由于身体卵巢功能退化,从而使雌激素水平逐步降低,导致患者盆底肌肉组织松弛,发生膀胱脱垂。建议患者可适当进食豆类食品补充雌激素,另外需定期复查雌激素水平,观察病情变化。
3、腹内压升高
患者产后患有长期便秘、咳嗽及哮喘等因素,如未及时治疗,均可使腹内压升高,从而导致患者盆底肌与膀胱经颈肌肉过度松弛,引起膀胱脱垂。并且腹内压升高容易诱发心肌缺血以及呼吸困难等表现,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
膀胱脱垂是产后女性群体常见病,通常在盆底肌损伤、雌激素水平降低以及腹内压升高等情况下出现。轻症患者可通过盆底肌康复训练缓解病情。病情严重时,则需进行手术治疗改善膀胱脱垂状态。其次,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治疗,会有膀胱反复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