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食积发烧吃什么药
解热镇痛药在家庭应用较为普遍,但很多人并不清楚它仅仅是一种辅助治疗的药物,并没有根治的效果。发热与疼痛是很多种疾病引起的共有症状,只有先弄清楚引起发热、疼痛的原因再治疗这些疾病,才能消除病根。如果见热、见痛就用解热镇痛药,或者一味依赖解热镇痛药,就很容易将真正的病情掩盖而贻误治疗。
众所周知,发热是一个最多见的临床表现,老百姓通过体温表即可“诊断”。一旦出现发热,人们最先想到的是用退热药,殊不知,退热药是不应该随意服用的。
任何发热都有具体的病因。所,对发热的处理应该有所不同:
1、对于体温不超过38.5℃或者可耐受而且发热持续时间只有1天的患者。不服用退热药;只有当体温高达38.5℃上或者难忍受且持续时间较长者,才考虑适当应用退热药。
2、对于病因明确的发热首先应针对病因治疗,对于那些病因明确发热较高者可短期少量应用解热镇痛药,体温下降后立即停用。
3、对于病因明确但是尚无针对病因的特效治疗如流感等,如果患者发热较高且持续时间较长可适当延长解热镇痛药的使用时间。
4、对于发热病因已确定,但针对病因的治疗在短期不能起效,患者发热较高或者发热不高但难耐受者。使用一段时间的解热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的分类
常用的解热消炎镇痛药有:
1、水杨酸类:如水杨酸钠、乙酰水杨酸等;
2、乙酰苯胺类:如扑热息痛等;
3、吡唑酮类:如氨基比林、安乃近、保泰松等;
4、邻氨苯甲酸类:如氯灭酸、甲灭酸、甲氯灭酸等;
5、芳基烷酸类:如布洛芬、萘普生等;
6、其他:如消炎痛、炎痛静等。目前使用较多的有扑热息痛、消炎痛和一些新合成的不良反应少的药物。
解热镇痛药的特点
解热镇痛药只能使发热患者的体温降低或者恢复正常,而对正常人的体温几乎没有影响;它对人体内部的产热过程没有影响,只是通过扩张血管、出汗等途径,加强人体的散热过程,从而起到解热的作用。因此,对于高热虚弱患者及老人和小儿应慎用,免因大汗引起虚脱。成年人体温超过38.5℃。适量应用解热镇痛药。
服用解热镇痛药时应注意的问题
1、服药期间要观察有无大汗淋漓、极度虚弱与血压下降等虚脱现象,如果有这些现象出现,应按具体情况采取补液、保温和应用升压药等措施。
2、注意有无恶心、呕吐、过敏、粒细胞减少等副反应,长期服用者还应定期检查血象。
3、不可大量服用,免引起中毒。
4、胃病患者应慎用,免加重胃痛,甚至引起胃出血。
阿司匹林也是解热镇痛药之一,它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效果也比较迅速、明显。但阿司匹林及其制剂可诱发变态反应,出现荨麻疹和哮喘,故有哮喘病史者应禁用。孕妇、产妇服用时应特别注意,如果长期连续服用。能会发生过期妊娠,增加难产与死胎的几率和危险性。药物还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降低婴儿的凝血能力,增加发生颅内出血的倾向,也会影响胎儿肺脏的发育。因此,有些国家规定,孕妇在临产前1个月内,绝对禁止服用阿司匹林。哺乳期的妇女,如果过多地服用阿司匹林也对婴儿不利,因为它能渗入乳汁,而危害婴儿健康。为了减轻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应在饭后服用,并要多喝水;长期服用者,还要适当地补充维生素C。
糖皮质激素属于广义的退热药。在发热病因未明,或者不能排除为感染性疾病所致时,切忌盲目使用糖皮质激素,否则会加重感染造成全身播散甚至危及生命,只有当确诊是由结缔组织等免疫有关的疾病引起发热时,才能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将糖皮质激素当做退热药来使用。